正文 第6章 早餐熱食保胃氣(1 / 2)

現在城市裏很多人,夜生活比較豐富,晚上睡覺比較晚,第二天起床也相對晚些,往往不吃早餐就去上班。也有部分想減肥的人,認為不吃早餐能減少能量攝入,有助於減肥。

其實,這些習慣都是錯誤的,而且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害,不少人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就患上了膽囊結石這種疾病。那麼不吃早餐為何會致膽囊患病呢?

膽囊結石是膽固醇性質的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型結石,其形成與膽固醇的沉澱有密切關係。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膽囊中的膽固醇是按一定比例溶解在膽汁酸中的,兩者與磷脂等成分一起構成了膽汁。如果這些成分的比例發生變化,膽固醇濃度增高,就容易從膽汁內析出結晶,在膽囊中聚合,形成結石。

一般來說,餐後4~5個小時膽汁就會排空。而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近10個小時滴水未進,膽汁分泌會大大減少,膽酸的含量也隨之減少,但膽固醇含量卻是不變的。這樣下去,膽汁中的膽固醇就會處於飽和狀態,從而使膽固醇在膽囊中沉積,形成結晶。而此時如果能吃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為身體補充水分,就能有效地啟動身體的消化係統,促使膽汁酸從肝髒、膽囊排出來,進入腸道幫助消化,再經腸進入肝髒和膽囊,從而防止膽固醇過飽和導致沉積形成結石。

通常情況下,這種“肝腸循環”一天要進行3次。如果養成不吃早餐的習慣,膽汁酸正常的循環機製就會被打亂。膽汁酸流動減少,就無法充分溶解膽固醇,導致膽固醇濃度增高,容易誘發膽結石。

健康危害:

1、腸胃“造反”

早餐不吃,就要直到中午才能吃飯,這就使人體內腸胃係統長時間處於饑餓狀態,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容易誘發胃潰瘍、胃炎。

2、便秘

吃早餐不容易便秘。三餐有規律,人體會自然產生胃結腸反射現象,促進排便。若不吃早餐成習慣,長期下去就可能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產生便秘。

3、容易發胖

有些人認為不吃早餐能減肥,實際並非如此。因為身體能量不足時會先消耗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最後才消耗脂肪,所以不吃早餐不會有助於脂肪的消耗。正好相反,不吃早餐會使午餐和晚餐吃得更多,使多餘的熱量轉變為脂肪沉積下來,讓身體發胖,根本達不到減肥的目的。

4、反應遲鈍

早餐是提供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沒吃早餐,人體就無法供應足夠的血糖以供消耗,這時便會啟動原本儲存於體內的戰備能源。長期啟動的結果,就是使身體“存糧”愈變愈少,人也會出現倦怠、疲勞、腦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振、反應遲鈍等症狀。

5、慢性病

不吃早餐,身體因缺少熱量,會動用腦下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等去燃燒組織,有可能會造成腺體亢進,還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此外,也會影響胰島素調節機能,誘發胰島素抵抗,易患心血管疾病。

點擊方案:

1、科學規律地吃早餐

養成按時吃早餐的習慣。一般來說,人在7點左右起床後20~30分鍾吃早餐比較合適,因為這時人體的食欲最旺盛,而且能與中餐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也就是說,早餐在7~8點之間吃最好。如果吃得過早,那麼數量應相應增加或將午餐相應提前。另外,起床後先喝點水再吃早餐比較合理。

2、早餐吃得像皇帝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要“吃得像皇帝”,但不是指早餐要多奢侈精細,而是說早餐營養要全麵,牛奶、雞蛋、主食、水果、蔬菜樣樣都應該有。早餐的營養原則是:主副相輔、幹稀平衡、葷素搭配。下麵的營養元素是你早晨進餐時一定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