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喝完牛奶後,常常會感到喉嚨不舒服,偶爾還會出現聲音沙啞的情況。其實,這是因為喝完牛奶後忽略了一道“工序”——喝一小杯水。
健康影響:
為什麼喝完牛奶後還要再喝一小杯水呢?這是因為奶製品中含有一種酶,它會讓喉嚨黏膜變得幹燥起來,導致喉嚨產生不適感;而且,幹燥的口腔還會為細菌提供生存環境,這些細菌會分解奶製品中的蛋白,產生含有硫化物臭味的氣體,導致口氣不佳。
此外,喝完牛奶後不喝水,細菌還會破壞口腔內的酸堿平衡,生成牙菌斑,導致蛀牙、牙齦炎等一係列口腔問題。尤其對喜歡睡前喝牛奶的人,造成的危害更大。
點擊方案:
在喝一些奶製品時,最好一口氣喝完,不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喝,而且在喝完牛奶後應馬上喝點溫開水,最佳水溫為20~45℃。清水不但可以清除口腔內殘餘的牛奶,還能衝掉附著在喉嚨上的牛奶,起到清潔口腔、保護牙齒的作用。不過要注意的是,喝水不宜過多,否則就會衝淡胃液的濃度,影響牛奶的消化吸收。
相關鏈接:
要想讓喝入的牛奶起到最佳的營養作用,就要注意一些細節。
1、不要空腹喝牛奶
空腹飲用牛奶時,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因此牛奶最好與一些澱粉類的食物,如饅頭、麵包、豆類等同食。
2、牛奶並非越鮮越好
剛剛擠出來的牛奶成為因未經過任何加工和熱處理,營養基本未受損失,營養含量較高。但是,正因為沒有任何加工,其中的微生物含量也較高,喝入後很容易引起各種疾病和傳染病。所以相對於鮮奶來說,經過高溫滅菌後的牛還更安全、健康一些。
3、牛奶不要高溫久煮
牛奶在加熱時,牛奶中呈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微粒就會發生變化,在60~62℃時出現脫水現象,從而變成凝膠狀態,隨之還會出現沉澱。達到100℃時,牛奶中的乳糖就會焦化,並會使牛奶味道損失較多,營養也會大量損失。
4、不要一次大量飲用牛奶
過量飲用牛奶,身體是難以完全吸收的。一般來說,一次喝100~180毫升,每天總共喝200~400毫升牛奶是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吸收的。
5、牛奶不要與藥物同服
牛奶中的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容易和藥中的有機物發生反應,使牛奶和藥物的有效成分都遭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