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小心鼠標傷手腕(1 / 1)

辦公一族每天都在與鍵盤、鼠標打交道,殊不知,這已經悄悄埋下了“禍根”——腕關節綜合征,俗稱“鼠標手”。

健康危害:

腕管綜合征,也就是“鼠標手”屬於“累積性創傷失調”症,病情較輕時可采用藥物或使用腕背屈位夾板法治療,病情較重者就需要施行腕管切開術了。一旦患上“鼠標手”,患者會表現為手指和手關節疲憊麻木,有的關節活動時還會發出輕微的響聲,類似於我們平常所說的“縮窄性腱鞘炎”的症狀,但其累及的關節卻比腱鞘炎要多。我們的腕管並非一個獨立的器官,特指在腕關節處,掌側由腕橫韌帶,背側由橈尺關節遠端,組成的一個近似管狀的結構,通往手掌的血管神經大部分由此結構通過。我們在使用鼠標時,總會反複集中機械地活動一兩個手指,而配合這種單調輕微的活動,還會拉傷手腕的韌帶。所以患上“鼠標手”後,患者會表現為正中神經所支配的拇指、食指、中指疼痛和腫脹、麻木,而且中指最明顯。疼痛多為灼痛,向肘部、肩部放射,或者伴有手動作不靈活、無力等。

夜間痛也是鼠標手的一大特征,常常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睡眠。病程長的,還可能引起拇指、食指、中指蒼白或發紺,指甲增厚或脫落,魚際肌萎縮等。

點擊方案:

1、放好鼠標位置

一般來說,鼠標放的位置越高,對手腕的損傷越大;鼠標的距離距身體越遠,對肩的損傷越大。因此,在使用鼠標時,應盡量將鼠標放在一個稍低位置,這個位置相當於坐姿情況下,上臂與地麵垂直時肘部的高度。現在很多電腦桌都沒有鼠標的專用位置,這就需要將鼠標放在桌麵上長期工作,對人的損害不言而喻。而且這樣鼠標和身體的距離也會因為鼠標放在桌上而拉大,這方麵的受力長期由肩肘負擔,這也是導致頸肩腕綜合征的原因之一。

2、保持正確坐姿

當上臂與前身夾角保持45°以下時,身體和鼠標的距離比較合適。如果太遠,前臂將帶著上臂和肩一同前傾,容易造成關節、肌肉持續緊張。

3、使用升高轉椅

升高轉椅也可防“鼠標手”。如果調節鼠標位置很困難,可以把鍵盤和鼠標都放到桌麵上,然後把轉椅升高。當桌麵的位置相對降低後,也就縮短了身體和桌麵之間的距離。

4、多起身活動

盡量避免上肢長時間處於固定、機械而頻繁活動的工作狀態下,如握著鼠標或打字等,每工作一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肢體,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鬆手指的動作。

相關鏈接:

有些人在經常用電腦後雖然感到手腕酸痛,但還不能確定是不是患了腕管綜合征。一個簡單的方法有助於判斷是不是患了此病:極度彎曲手腕關節,一分鍾後,如果手指的異常感覺加重,就有可能患上了“鼠標手”。

患病後,除了正確使用鼠標外,還可以通過對痛點的自我按壓緩解疼痛。將健側手大拇指放在患側手腕橫紋便內側,健側手食指放在與拇指相對應的位置上,拇指和食指用力按壓,並找到最敏感的痛點,在痛點處按壓,每隔5秒鍾交替按壓和放開。為了加強按壓效果,在按壓時呼氣,每次按壓持續1分鍾左右。

此外,還可以用熏洗法緩解手腕疼痛。取伸筋草、透骨草、當歸、紅花、桂枝、防風、牛膝、白芷、川芎、沒藥、艾葉,煮沸後用文火煎15分鍾,然後加醋500克,煮沸,先熏後洗,洗完後用幹淨的毛巾蓋好。堅持熏洗,可以活血祛風,通筋活絡,消腫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