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是婦科疾病常見的症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一些女性為了避孕,經常服用避孕藥,結果可能會導致閉經。
健康危害:
閉經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症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閉經是指女性在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和絕經期後,由於體內性激素的正常變化而無月經來潮,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病理性閉經又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原發性閉經指女性年齡超過16歲(有地域性差異),第二性征已發育;或年齡超過14歲,第二性征尚未發育,且無月經來潮者;繼發性閉經指既往曾有過正常的月經,但此後因各種原因月經停止6個月或按自身原來月經周期計算,停經3個周期以上者。
避孕藥中所含的女性激素與卵巢分泌的女性激素,無論在量、種類,還是在提供時間上都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月經量與子宮內膜的厚薄是有關的,如果子宮內膜長得薄,月經自然就少。長時間服用避孕藥,在避孕藥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就不能長到正常厚度,子宮內膜腺體也發育不健全。而且用藥時間越長,變化越大,月經減少就越嚴重,甚至發生閉經。
點擊方案:
當服用避孕藥後出現月經量少時,應立即停藥,改用其他避孕方法,不要拖到閉經後才停藥。絕大多數女性都會在停藥後2~3個月內,最遲6個月恢複月經,因此不必擔心。停藥後3個月月經仍未來潮者,就要去看醫生了。
相關鏈接:
通常來說,凡是身體健康的已婚育齡女性均可服用避孕藥,但有時也要慎重。專家指出,有下列情況的女性不宜服用避孕藥:
1、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腎炎的女性不宜服用,因為避孕藥進入體內後,會在肝髒進行代謝,然後經腎髒排泄。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腎炎的女性使用,會增加肝、腎負擔,加重病情。
2、患有心髒病或心功能不良的女性不宜服用,因為避孕藥中的雌激素能使體內水、鈉等物質滯留,加重心髒負擔。
3、有高血壓的婦女不宜使用,少數婦女用藥後會使血壓升高。
4、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者不宜服用,因為服用避孕藥後,可能會使血糖輕度升高,使隱性糖尿病變為顯性,故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會產生不良影響。
5、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婦女,在沒有治愈前,最好不要使用避孕藥。
6、乳房良性腫瘤、子宮肌瘤以及各種惡性腫瘤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對腫瘤產生不良影響。
7、過去或現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腦血栓、心肌梗塞、脈管炎等)者不能使用,因為避孕藥中的雌性激素可能會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8、患有慢性頭痛尤其是偏頭痛和血管性頭痛的婦女不宜使用,否則會加重症狀。
9、以前月經量過少的女性最好不用,長期使用避孕藥可使子宮內膜呈萎縮狀態,更會減少月經量。
10、避孕藥可使乳汁分泌減少,並降低乳汁的質量,還能進入乳汁,對哺乳兒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