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小板凳”
模友天地
作者:張寶健
模友簡介:張寶健是一名航模DIY愛好者,畢業於東北大學測試技術與儀器專業,工學碩士學位。他主要製作和飛模型滑翔機,以及固定翼電動模型飛機,曾獲“天使模型”第一屆模型製作大賽冠軍、2012年“模型世界論壇”第二屆航模DIY大賽像真模型組冠軍,並有多篇製作類文章在《航空模型》發表。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但他兒時並不拔尖。有一次上手工課,每人要做一張小板凳。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紛紛將自己的作品上交,隻有愛因斯坦沒有做完。第二天,他交出的是一張做得非常粗糙的小板凳,其中一條凳子腿還被釘歪了。老師不滿地問:“有誰見過這麼糟糕的凳子?”愛因斯坦臉紅了,肯定地說:“還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於是他走回自己的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張更加粗糙的小板凳:“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次的作品。雖然它也挺粗糙,但比前兩個要好。”這個小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愛因斯坦的成功秘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力求做到最好。我的航模成長路,就是由這種“小板凳”鋪成。
小時候,航模對我而言,承載著心中蔚藍色的夢想。但迫於技術、精力、財力等限製,那時手中能飛的模型寥寥可數,飛行時間也僅十幾秒。之後十年寒窗苦讀,我對航模的熱愛始終如一。利用課餘時間,我在疊紙飛機、放風箏、閱讀《航空模型》中,繼續著飛行的夢想。在學校學習的機械設計等專業知識,也成為之後設計和製作航模的基礎。
工作後,我在時間和經濟上都有了保障。2006年,開始購進設備、工具和材料,嚐試製作航模。我的第一張“小板凳”,是一架後推式電動模型飛機。由於對材料性能認識不深,第一次試飛時模型因動力不足墜落,發動機的輕木支架被折斷。想到這張“小板凳”在“坐”之前就壞掉了,心情非常難過。但我沒有放棄,繼續尋找“炸機”原因。經過增大動力、加固發動機架結構等處理,模型最終順利飛上天空。這次經曆讓我對木質機材料的運用有了一定認識。
不久,我心儀DLG在空中飄逸的姿態,決心使用木料自製一架。由於我的工藝水準有限,加之當時選擇的圖紙有誤,因此製作的第一架DLG留空時間不長。後來又陸續做了幾架電動模型滑翔機,采用輕木機身和主翼、碳纖維尾管,熱縮膜蒙皮,其外觀和飛行性能才基本達標。
在航模製作進階時,我選擇的是GUPPY電動模型滑翔機。該機型的製作圖紙難度適中,不僅外形美觀,而且飛行性能優異。那時找到的GUPPY圖紙,模型動力為一個有刷電機。於是先做了一架原型機,之後通過改進機頭結構又做了一架動力為無刷電機的改型機。這次經曆讓我改進及設計模型的能力有所提高。
2008年,我參加了模型製作大賽,當時選定的機型是MG19B電動模型滑翔機。製作時才發現MG19B的機體龐大且結構複雜,難度相當大。通過這次比賽,我既積累了許多製作經驗,又結識了不少模型愛好者。
在模型DIY中,電路的改裝及設計能力不可缺少。我通過自學,將改裝後的微型DV應用於“掠食者”像真機上,拍攝效果十分理想。
對我而言,航空模型運動的樂趣,很大一部分隻有在製作過程中才能體驗到。Sikorsky S-39是目前即將完工的一架模型飛機。如果試飛成功,一定將製作過程詳細介紹,讓更多的模友體會此間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