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名機塗裝集錦(57)(1 / 1)

世界名機塗裝集錦(57)

模友天地

米格-21MF戰鬥機

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米格設計局為蘇聯空軍研製出越來越多的米格-21各型飛機,該機的外國訂貨量也隨之迅速增長。為快速向外國客戶提供最新型號,米格設計局找到了便捷的方法——為飛機換裝與蘇聯自用型略有不同的航空電子設備。為此,米格設計局決定在米格-21M型 的基礎上換裝R13-300發動機和RP-22(“藍寶石”-21)雷達,並將其命名為米格-21MF(其中F表示大推力發動機)。

米格-21MF在米格設計局內部代號是“產品96F”。從某種意義上講,該機是蘇聯自用型米格-21SM的出口型。米格-21MF配備了AP-155自動駕駛儀、SRO-2敵我識別器、RV-UM無線電高度表、“普魯士藍”地麵控製攔截雷達引導係統。此外,所有米格-21MF都裝備了TS-27ANSh後視潛望鏡。在機載武器方麵,米格-21MF可掛載R-60紅外製導近距離空空導彈(後期型換裝R-60M,北約代號AA-8“蚜蟲”),最大武器載荷達到1 300千克。

米格-21MF的空重5 843千克。掛載兩枚R-3S空空導彈時起飛重量為8 200千克;掛載兩個PTB-490副油箱和兩枚R-3S空空導彈時起飛重量增至9 4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為9 800千克。由於機體重量增加,米格-21MF的實用升限降至15 250米。掛載3個副油箱時,米格-21MF最大航程為1 420千米。

米格-21MF於1970年在莫斯科機器製造廠第30“勞動旗幟”工廠投產,至1974年結束生產。從1975年起,高爾基飛機製造廠恢複了米格-21MF的生產。此外,印度購買了米格-21MF的生產許可證,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仿製生產了158架。

米格-21MF投產後,首先裝備了埃及空軍。1970年6月初,蘇聯飛行員和米格-21MF一同抵達埃及。1970年6月22日,蘇聯飛行員駕駛米格-21MF擊落了1架以色列的A-4E攻擊機。這是米格-21MF的首次空戰勝利。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蘇聯飛行員駕駛米格-21MF共擊落21架以色列飛機。

之後,米格-21MF又在越南戰爭中打出了威風:1972年12月17日,美國發動了“後衛Ⅱ號”空中戰役,出動B-52重型轟炸機采用夜間高空轟炸戰術空襲北越的戰略目標。由於B-52的巡航高度很高,北越空軍隻有米格-21MF可對其實施截擊。1972年12月18日夜,北越米格-21MF對B-52實施了首次截擊,美國稱B-52的尾炮手擊落了1架米格-21MF。1972年12月27日夜,北越空軍第921團的米格-21MF用空空導彈擊落了1架B-52,取得了首次擊落B-52的重大勝利。而美國空軍隻承認當天有1架B-52被地空導彈擊落。12月28日夜,北越空軍第921團飛行員武春紹駕駛米格-21MF擊落了1架B-52轟炸機。但因射擊距離過近,武春紹的米格-21MF被B-52爆炸時的火球吞沒,武春紹陣亡。然而美國空軍仍拒不承認有B-52被米格-21擊落,仍隻宣布有1架B-52被地空導彈擊落。

後來,米格-21MF還參加了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1982年第五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安哥拉內戰、歐加登戰爭、南斯拉夫內戰等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