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鴻禕、彼得·蒂爾、李河君等(1 / 1)

周鴻禕、彼得·蒂爾、李河君等

視窗

做企業的時候要單點突破,不要做平台。很多傳統企業,包括像聯想、華為、諾基亞等在做轉型的時候,都應該強調一個觀點,就是不需要請麥肯錫做全麵的轉型戰略方案。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決定一切,消費者從來不會因為一個平台戰略而選擇你,消費者也不會因為你的企業選擇了一個美妙的轉型方案而選擇你。消費者其實是不理性的,他們往往因為一個單點喜歡你的產品,就決定購買了。

——奇虎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

“創業公司第一步要從垂直市場開始,市場份額的重要性遠大於市場本身大小。市場有可能被低估,但份額代表著一個團隊對市場的掌控力。鬼才知道市場明天會怎麼樣。”

——PayPal創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資者,特斯拉、Linkedin、SpaceX、Yelp等公司的投資人彼得·蒂爾。

“7-Eleven之所以經常被同行稱為業界的先驅者,其核心因素在於我們從不放過任何細微的變化並能夠予以恰當的應對。實現機遇並不需要特殊的才能,關鍵在於問題意識和思維力。其中,問題意識指能經常主動研究現行的工作模式是不是處於最優的狀態。而思維力代表了深層次挖掘事物本質的能力。”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

“坦誠講,對於首富的事我並不當回事,並不當真。掙大錢的目的是什麼?不是說要做首富,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幹大事。經常有人問我怎麼才能掙大錢?我掙大錢的訣竅就是為理想而幹,為夢想而幹。當你為理想、夢想而幹的時候,你堅韌不拔努力的時候,你就會走運,順便賺錢,那個錢就是大錢。”

——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內地首富、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

“我們為了修煉做一個完人,抹去了身上許多的棱角,自己的優勢往往被壓抑了,成了一個被馴服的工具。但外部的壓抑並不會使人的本性完全消失,人的內在本性的優勢,與外在完人的表現形式,不斷地形成內心衝突,使人非常的痛苦。我希望把你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貢獻於社會,貢獻於集體,貢獻於我們的事業。每個人的優勢加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具有‘完人’特製的集體。”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人才第一,利益共享,增量分一塊,把股東同經理人利益一致起來。建事業合夥人製度,把分獎金變為買股票,2500員工成為股東,關心市值。一般員工搞跟投製,隻要跟投,5分鍾就批了這個項目,因每個利益層都是一致的。跟投還可吸引外麵企業。倡議關心職工運動,不要光掙錢。”

——萬科總裁鬱亮。

“到2030年的15年,如果世界的政治形勢基本平穩,而中國當真能以消費拉動經濟發展,錢將花到衣、食和用的方向。首先是食品行業,老百姓需要高品質安全的食物;第二是用。包括醫療、教育、環保、旅遊、文化、體育,都大有潛力。通過和國外的先進生活方式和企業合作,是發展這些行業的很好的途經。”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誌。

“我們需要學會習慣被拒絕。我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學,在快畢業時,我到處求職,我求職三十次全遭到拒絕。我去應聘警察,5個人錄取了4個,唯一拒絕了我;我去肯德基應聘服務員,麵試24人裏,我是唯一被拒絕的;我向哈佛大學遞交過10次入學申請都被拒絕。所以現在我有時會想,某一天我會去那裏教書。”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斯坦福商學院的M B A畢業生,平均17%不去找工作,畢業時已有很多創新想法,就直接去創業了。這源於它的文化傳統和創新平台,使有創業創新想法的人可以很容易的跟技術、資金、市場結合。這形成一個創新生態係統,通過它很自然的就成長出創業公司。這種模式值得中國好好學習。”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

“治理空氣汙染蘊藏更大機會,如果解決了空氣汙染問題不僅積德無窮,大勢所趨下,社會肯定會給予豐厚的回報。TMT領域一定可以找到新的足夠大的公司,能不能做到阿裏巴巴是另一個問題;材料學科的垂直應用也有相當的機會,生命科學領域(項目)可能比阿裏巴巴還要大。”

——軟銀中國資本執行主管合夥人薛村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