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風口還是泡沫?(1 / 2)

是風口還是泡沫?

產業互聯網論壇

這波互聯網浪潮,核心就是眾籌

楊東

人大法學院副院長,金融創新與風險治理研究中心負責人

眾籌與其說是風口,還不如說是製造風口的武器,或者製造風口的一個製度。它本身可能並不是風口,但它能夠創造很多很多風口,所以說,能不能站在風口或者說找到優質風口並不重要,關鍵的是你能不能始終看到未來的風口,始終能夠看到未來的方向,這是最關鍵的。這需要學習,要跟BAT這些大公司學習,看看他們的理論,因為他們肯定比我們具備更多的基礎,更多專業力量。

這一波互聯網的浪潮,我個人認為,核心就是眾籌。眾籌是最能夠體現互聯網平等、開放、協作、共享精神,它能夠最大限度的使資源有效利用。馬雲曾經說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提出“讓天下沒有浪費的資源”——怎麼能夠做到讓天下沒有浪費的資源?就是通過眾籌,通過互聯網。隻有用眾籌的方式把各種資源有效利用起來,才能創造出更多的風口。

對於風口,我個人認為,與其被動的去尋找風口或者說去擠風口,還不如主動用眾籌去開創屬於自己的平台,這是最關鍵的。而且要跟阿裏巴巴這樣的BAT大公司接觸,他們有學習的機會,工作的機會。

尹佳晨:

楊老師從很高的高度上確認了眾籌是下一個最大的造風機。我個人理解,在過去的這個時代,很多的企業其實更多的是在關起門來做事情,或者說從關起門來做事情發展到開始嚐試著去了解市場。但是今天眾籌的理念,其實已經充分發揮社會化協作的作用,從資本到資源,到營銷,到傳播,到各個方麵,都能夠充分的發揮社會化協作。

橫向做平台,縱向做產業

唐榮明

環球總裁網CEO,中國第一位總裁專業教練

什麼是風口?我的理解:風口是一個能量場,像一個黑洞一樣,各種資源,各種能量聚集在這兒,這時候才能形成爆炸,這時候才能形成風口。

現在這個時代,可以從兩個緯度看風口,一個是橫向的,是平台性的。90年代的時候,我在美國矽穀,真能感覺到到處是風口,那個時候,科技,包括互聯網,興旺發達。那麼中國這個時代就像美國90年代的矽穀一樣,也像現在的矽穀一樣,我認為這個能量場趕上了美國,機會非常好。互聯網時代,權威壟斷正在打破,所以說這個時候中國缺少很多的平台,任何一個平台都是一個風口。

平台式的做法有很多。像環球總裁網就是抓住現在創業創新風口,做一個大的創業平台,把美國的資本、美國的創業這種平台和中國的結合起來,這屬於平台的做法。

風口的另一個緯度是縱向。我認為很多產業都是風口,現在產業的互聯網化一定是機會。但是不是都是機會、都是風口?現在我能看到的一些風口是什麼呢?不看好的是咱們傳統的製造業,我覺得應該放棄,因為傳統的製造業受的局限性,如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很高。新的創新的東西可以,比如3D打印、機器人產業有很多機會。今年我們總裁網抓住了幾個機會,一個是牙科美容。牙科美容在歐美市場上位置很高,在中國需求很大,這是一個風口,這個風口就是產業整合怎麼去做。另一個是民營醫院,這是一個很大的風口,我們在做。

眾籌確是一個很大的風口,因為眾籌改變了傳統的金融資本。現在的、傳統的資本隻是有錢,我認為他們逐漸會受到很多眾籌資本的競爭,因為眾籌資本把人全激發起來了。眾籌的資源整合是一種平行的整合,是平等的一種合作,所以這明顯是個風口。

總結一下,橫向的做平台,抓住平台是風口;縱向做產業,產業我認為每一年都會有不同的形式出現,國家的政策也很關鍵,市場的力量也很關鍵,人到位沒到位很關鍵。我們最近在組建一個環球地產,要做一個顛覆性的地產。怎麼去做呢?就是把全球資源,比如設計平台、技術平台、建設平台和最終的客戶平台都整合到一起。我們認為這也是個風口,我們在抓一些這種機會。

尹佳晨:

唐老師這麼一說,我們全都傻了——到處都是風口,這風太大了。

但是我個人感覺,其實眾籌這一塊,以前我們可能更多的依賴於中間機構。不管你是做金融的,做地產的,還是做酒店的,以前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大量的中間機構。這些中間機構往往利用了信息不對稱,或者說,在通訊不發達、人和人的社會化協作水平沒有那麼高的曆史性階段中占到了這樣一個位置。我們今天是“去中間化”,信息民主化了,3D打印讓製造也能夠變的民主化了。這些東西一旦開始民主化,我們可以看到的這個風力會越來越大。為什麼呢?因為它讓每一個個體的創業成本越來越低。

國家現在不單單在意企業家創業,其實在大學生創業這塊已經高度重視,而且會投入非常大的資源和力度。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真的像我們李克強總理說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新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覺得這個可能才是一個最大的風口。因為今天的創業難度在下降,創業的成本在降低,會讓更多的人開始踴躍出來,我覺得這個風口是一個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