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提前埋伏還是跟風而上?
產業互聯網論壇
既要埋伏好,也要迅速抓住機會
楊東
人大法學院副院長,金融創新與風險治理研究中心負責人
這個問題,其實還是風口吹到哪裏的問題。第一個緯度是方向在哪裏,風口趨勢在哪裏;第二個緯度是按這個趨勢和方向誰去做這個事情。比如諾基亞、蘇寧,他們雖然早就知道了風口的方向和重要意義,為什麼他自己做不了?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自己沒法做,因為他做的話就革掉自己的命。蘇寧如果完全做電商,自己原來那套體係就不行;諾基亞也是一樣,如果他做智能手機,他原來手機業務可能都不行了。
自我革命是非常痛苦的,很難成功轉型的。騰訊,微信把QQ給革命了,這是互聯網公司。傳統企業自我革命相對成功的,我們認為是海爾。海爾是做傳統家電的,利用互聯網眾籌,成功轉型的一個企業。所以,要麼你自我革命,要麼你就把機會讓給別人,或者你體製外革命。
革命分兩種,一種是體製內革命,就是自我革命,就像騰訊、海爾這樣。還有一個體製外革命——自己可能做不了,但是你可以在外圍創造一個革命的機會,革命成功的話至少也跟自己有點關係。
所以,關鍵就是說,一方麵要埋伏好,另一方麵,這個時代變化太快,會誕生許多機會,需要迅速抓住。
2014年變化比以往的幾年都快,而且以後會加速度進行,我們預測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的話,中國十年內能超過美國,原來估計得二三十年。從理論角度來說,我們發現眾籌這個製度是人類社會第二個偉大發明,第一個是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上市無非是集合資金,但是事業的發展,尤其對創業企業來說,主要不是靠資金,而是主要靠資金以外的各種資源。眾籌製度比股份公司製度更能集合你所需要的各種人脈、資金、資源,本身就是營銷了,未來廣告、傳統的營銷行業都要顛覆掉了。我們認為,眾籌就是一個製度革命。
在學術界,我個人已經有很大的一個團隊專門研究眾籌製度,它是融合了法律製度、經濟學、金融學、營銷學、廣告學的一個混同體,一個製度革命。如果你能夠把眾籌跟你的商業模式、跟你的企業融會貫通,不光能把你的資金問題解決了,也把企業本身的生產管理、服務的模式問題解決了。
甚至我們認為,五百年前,股份公司催生了工業革命。為什麼工業革命需要股份公司?因為工業革命需要大生產、大采購、大銷售。大生產、大采購、大銷售就需要資金集合,所以股份公司能幫助工業革命實現發展,從而誕生了資本主義。那麼現在的眾籌製度是因為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雲計算技術才催生的,使得資源有效配置。這個製度革命,我們認為它能進一步加快信息革命,而信息革命跟工業革命有很大的區別,而且它能夠催生真正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實現一種人人平等的,互聯網精神的協作、開放、自由、共享、利他。
我隻有讓別人好起來了,才能做大了,對吧?這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在一個互聯網平台上我本身不賺錢,讓你們去賺錢,但是你們留下的痕跡、大數據就是我的價值。所以說,互聯網思維跟傳統的工業革命時代、資本主義時代最大的區別就是利他。工業革命、資本主義是利己。傳統的經濟學理論認為人是有些理性的,人必須為自己創造財富,這個社會才能不停的發展。但信息革命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它是先利他才能夠利己,所以會形成一個互助共幫、協作共享的社會,這就是眾籌思維。
這裏頭,對每個企業家來說有巨大的機遇,因為眾籌能夠使後來者、沒有資源的人,有後發的、彎道超車的優勢。所以沒有金融經驗的馬雲,就把螞蟻金服做得這麼大,估值三百億美元了,其實螞蟻金服成立不到半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