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瘋狂眾籌的背後玄機
高管商學院
英國傑出的思想家、作家、戲劇家及詩人莎士比亞曾說:“多談些實際,少弄些玄虛”。《風口:把握產業互聯網帶來的創業轉型新機遇》(以下簡稱:《風口》)一書,從2014年11月23日發起出版眾籌,截止2014年12月31日晚上12點,僅40天時間,眾籌1萬元以上的國內頂尖的企業家、投資大鱷、PE教父和知名媒體人達到315位,並成為《風口》眾籌的聯合發起人。眾籌一萬元以下的(188元、588元、1888元、3888元及5888元計五個層級)各行業精英達到484位,總體來講,近800人眾籌創造了400多萬的業績,成為中國圖書出版產業互聯網化的一個裏程碑!
令人更歎為觀止的是《風口》眾籌僅靠在朋友圈傳播,這是中國第一次在移動端平台、通過社群推廣創造的眾籌出版奇跡,活生生顯示出基於移動端的社群眾籌的巨大能量。看到此,可能朋友會問《風口》的內容是什麼?眾籌業績狂飆的奇跡是如何創造的?
踏上產業互聯網的時代風口
在國內,經過近20年發展,以百度、阿裏巴巴和騰訊(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在搜索、電商和社交領域,分別建成了自己的商業帝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20年中,以消費為主線的互聯網,迅速滲透至人們生活的每個領域,使得消費互聯網時代逐漸走向頂峰。
2012年11月份,《華爾街日報》報道了美國消費互聯網公司風投變化的情況,該文章即指出,消費互聯網和移動公司的風投,在2012年的前九個月與同期比下降了42%。下降的最大部分不是在種子輪投資,而是在後續的跟投。2013年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6.18億,同比增速下滑至個位數,用戶數和用戶活躍度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有限。
一直致力於創建生態型資本社交平台的八八眾籌公司,從對種種跡象研究發現,消費互聯網增長已趨於穩定,逐步進入成熟平緩增長期,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卻開始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隨著虛擬化進程逐漸從個人轉向企業,以價值經濟為主要商業模式的產業互聯網將逐漸興起。未來相比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將是傳統企業發展的巨大風口。在產業互聯網的台風迅猛來襲之際,企業如果無法洞察和掌握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法則,無疑將被時代拋棄。
通過對多個傳統產業互聯網化的詳細、深入研究,八八眾籌推出了《風口》這樣一個定義時代的作品。在本書中,八八眾籌提出基於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C2B為基礎的“價值鏈、價值網、價值平台、價值生態及價值星係”的商業模式創新、重塑和迭代路徑,獨家揭秘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如何創業、如何轉型、升級的關鍵密碼。既有視角獨特的案例分析,也有切實簡單的作業指導方法,對許多創業者或正在傳統市場苦苦鏖戰的項目而言,它都是一部具體實用的極好工具。
作品創作完成後,我們很快就與機構機械工業出版社達成了初步出版合作的協議,全力打造一部全彩精裝、內含視頻的一部書。
瘋狂眾籌的起心動念
這時,我們看到周鴻礻韋在京東商城眾籌《周鴻礻韋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的》161萬眾籌紀錄。八八眾籌認為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之際,基於移動端的社區眾籌,一定可以打敗基於PC端的流量眾籌。於是,經過快速、細致的策劃,我們在微信圈向周鴻礻韋的眾籌記錄發出了挑戰。
從2014年11月23日開始,八八眾籌發布第一條“喊話周鴻礻韋:挑戰眾籌《風口》180萬”微信。當時的挑戰目標是100天完成180萬(人民幣)的眾籌金額,突破周鴻礻韋在京東眾籌平台上100天眾籌161萬多的圖書眾籌記錄,創造一項全新的世界紀錄!
微信發布後不到10天,即2014年12月2日,眾籌1萬及以上成為本書聯合發起人的朋友就達到有57人,參與眾籌者大多是國內頂尖的媒體人、投資大鱷、PE教父和企業家。為何這些大咖都會積極參與《風口》眾籌?在這裏我想普及眾籌概念,隻想解析一下瘋狂眾籌的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