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爹的三種管理騙局,你中招了嗎
高管商學院
作者:Liz Ryan
我們常常聽說消費騙局,但是在商界,有幾個騙局卻要大出許多許多。各大企業每年要被這三個商業詐騙騙走數億美元。雖然這些詐騙都代價極為高昂,而且浪費時間、打擊士氣,但我們卻年複一年地讓自己一次次上當受騙。
為什麼?即便這些騙局就擺在我們的麵前,但是我們卻依然看不穿其騙術的本質。
騙局就是勸說你做某些事情,並允諾能夠因此收獲好處和價值。當作為買家的我們在付出之後沒能得到理應的回報時,這就是騙局。商業騙局就是打著“它將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旗號向我們兜售某種概念,不過以下這三種極端耗費時間和金錢的商業騙局卻並非如此。他們浪費時間和金錢,耗盡我們整個團隊的精力和士氣,並破壞我們組織的文化結構——也就是信任。
騙局一: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已被其簇擁推升到宗教信仰一樣的高度,但它卻無據可依。績效管理是以事無巨細的可量化行為來評核員工的勞動產出,是一套沉悶死板、帶有侮辱性和浪費時間的作法。
你可以購買軟件來評核員工的按鍵速度,並量化他們在每封郵件信息和訪問每個網站所花費的時間。對於那些不知如何領導團隊的經理人,和不了解員工內心的組織而言,這些都是以威懾為本的評估工具。
績效管理的擁護者認為,在商業中取勝的方法是將每位員工的產出分割成與預設可量化目標相關的微小部分。
這些半桶水的經理們已經不記得,隻有當員工變得有激情,當他們享有依照這種激情行事的權限時,他們才會實現巨大的成就。
即便那些並非對績效考核極端崇拜的組織,也會使用年度業績考核來評估其員工的表現,原因是他們總是被告知,一位富有負責任的雇主應該那麼做。
作為一名前財富500強企業的人事主管,本人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年度業績考核對你的組織取得成功毫無幫助,反倒會拖後腿
這會浪費大量的“人工”,消耗投入到實際業務上的精力並製造內訌。這就是越來越多組織摒棄其年度業績考核的原因。
有人以為,對每一個員工進行事無巨細的量化考核,這樣就能提升團隊績效,其實這種想法毫無根據。考核本身就是一種幹擾,會分散投入到打造優秀產品和服務顧客上的注意力。2015年是摒棄這種費錢費力的績效管理工具和係統的最佳時機。與其如此,不如將精力多花在建立信任和前進動力上。
騙局二:員工敬業度
有一種看法認為,外部幹預是提升所謂員工敬業度這種虛假指標的關鍵,而目前圍繞這個概念正在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這也是一個騙局!我們可以整天都用來都創造虛構的概念,但是討論他們並不意味著要將其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