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農業電子商務

由於農業產業自身的特點,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也呈現與其他行業電子商務與眾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首先,產業集中化低,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主力仍是中小農戶,並且將在相當長的時間保持這種產業形態;其次,農村物流體係仍不健全,沒有標準化的村鎮級物流係統;再次,農戶的傳統觀念和習慣更強,新的商業形態和模式接受和理解起來相對較慢,傳統采銷模式很難輕易改變;最後,農戶不是單純的消費者形態存在,更是生產單位甚至生產企業的形式存在,所以簡單的B2C電子商務模式不能滿足農業或農戶的全部需求。

產業集中化低。以貴州為例,1000萬畝馬鈴薯,雖然種植麵積在國內數一數二,但卻分散在全省88個縣。大部分馬鈴薯被農民用來自食,或用來喂豬喂牛,加上交通條件不好,形不成產品集散地,所以省內大多數的馬鈴薯並沒有參與市場競爭,規模優勢帶來的低成本效應沒有發揮出來。

農村物流體係仍不健全。當前,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分散的、實力較小的、素質不高的個體商業組成了農村流通體係的最主要的部分。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調查顯示,31.3%的農民認為購買生活資料不方便,37.2%的農民認為購買生產資料不方便。據測算,目前農村居民人均固定商業麵積不足0.1平方米,僅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

農戶的傳統觀念和習慣性較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觀念已經在我國農民心中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雖然隨著”農二代“的信息化水平和知識水平的提高慢慢開始接受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但過程仍然較漫長。另外,同村、親屬關係的供銷合作模式也將是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農戶擁有企業和消費者雙重屬性。農戶作為消費者的同時,更重要的身份是生產者,而往往這種生產與消費又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也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又一特點。

農業電子商務趨勢

結合農業產業的特點,長尾聚集、與物流體係結合、農村市場營銷、B2B體係創新將是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和重點。

長尾聚集效應。互聯網以其平麵化信息聚集特點能有效地將零散信息和需求加以彙聚,形成巨大的影響力,這就是長尾效應。而分散度較高的小散農業格局,正好符合了長尾效應發揮的基礎,通過電子商務的集約采購、新型合作社等模式都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物流體係的電子商務化。從我國整體物流行業發展來看,電子商務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支撐部分。而農村標準化物流體係的建設如果完善也將和電子商務形成互相促進,所以如何將兩者更好的結合,是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也是巨大的機會所在。

農村市場營銷。農村市場營銷將不僅僅局限於宣傳,更多的將定位在服務。市場信息的不暢通,農業技術的落後,產品質量的不確定等現實存在的問題都為農村服務式營銷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將營銷結合在服務中,來贏得農戶心中的信任和支持,會形成長久而穩固的營銷體係。這不僅僅對於電子商務的發展,甚至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B2B體係創新。農戶作為養殖、種植產業鏈中的一環,其生產屬性更加明顯,所以電子商務B2B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信用體係、支付、金融服務、交易衍生服務等這些市場空白將存在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和電子商務拓展空間。

有效的整合以上趨勢,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充滿想象。

編輯: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