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癌症病因分析(1)(1 / 3)

(第一節)癌與遺傳

一、癌症會遺傳嗎

1860年,孟德爾發現遺傳法,直到了1900年,孟德爾的學說才得到承認。自那個時候以來,又過了約3/4世紀的期間裏,遺傳學的進步很大。

一般而言,遺傳大致上要追溯至四代之前才能確實掌握。因此要確立遺傳類型,往往須花費長久的歲月。

所幸,數學等學科相當發達,因而可以利用推計學而相當準確地預測遺傳情況。依結論而言,癌症是否會遺傳?這是尚未定論的問題。

例如:糖尿病絕對有家族病史;痛風這種血液中積存尿酸引起的小關節激烈疼痛病症,與遺傳有關。而高血壓也是一種家族性病症,如果雙親都有高血壓或父母之中有一方是高血壓患者,或祖父母有高血壓,那麼子孫中一定有幾個人會罹患高血壓。雖然,在高血壓方麵,無法明顯地表示遺傳形式,但是,這個事實已經受到廣泛的注意。

患了癌症的人,心情十分緊張,以為癌症難以治愈,患了癌症等於判了“死刑”。但是現代科學已有辦法治療癌症,存活率也很高,已有很多著作有這方麵的論述。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關於治愈的問題,而是癌會不會遺傳?到目前為止,經過科學家不懈的努力已可作出初步的答複了。

要搞清楚癌會不會遺傳,先要知道癌的發病原因。癌是如何引起的呢?它是從正常的細胞轉化而來的。癌細胞的分裂似“脫韁”的野馬難以控製。當人體細胞裏的癌細胞數目超過100萬個時就會產生癌症的一些症狀。那麼正常的細胞又是如何突變成癌細胞的呢?比如病毒、射線、化學物質,作用於細胞中的DNA,造成它的結構或功能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代謝發生變化,細胞增殖發生變化就成為癌細胞。DNA是遺傳的基礎物質,一旦DNA發生變化,那麼就會傳遞到下一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癌症是和遺傳有關的。

癌和遺傳有關是不是就可以下這樣的結論:癌症患者的下一代都會生癌?回答是否定的,為什麼呢?因為人類細胞分成體細胞、生殖細胞兩大類,如肌肉細胞、骨骼細胞、神經細胞,上一代和下一代無直接的聯係,隻有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才是溝通父母與子女遺傳信息的細胞,當父、母親生殖細胞裏的DNA發生了癌變,他們子女身體裏的所有細胞獲得了這種改變了的遺傳信息,就可能發生癌變,這是一種“遺傳型”的癌。

體細胞,隨一個生命的終結而死亡。因此身體局部的體細胞(比如,某個器官、某個組織的細胞),DNA發生了後天環境中的變化,變成了癌細胞,那麼由這個細胞分裂而生成的子細胞仍是癌細胞,它不會影響生殖細胞裏的DNA的癌變,所以這種癌細胞不會遺傳給子女,這就是“非遺傳型”的癌。

癌分為“遺傳型”和“非遺傳型”的分界線主要在於細胞中的DNA有否變化,是先天遺傳的?還是後天獲得的?那麼同一種癌症有的是遺傳癌,有的是非遺傳癌,這種情況又如何劃分呢?一般遺傳型的癌有家族史、發病早、兩側器官(如乳腺、腎等)都生癌,癌數目不止一個;反之,非遺傳型的癌無家族史、發病遲、單側、腫瘤數目少癌症如何呢?據有些患者的家族病曆,發現其祖父、叔伯或兄弟罹患癌症的例子不少;另一方麵,家族中完全沒有癌症病史的例子也相當多。也就是突然變異性癌症,除了患者本人,其祖先或親戚中並沒有人罹患癌症。由此可見,癌症呈現明顯的極端,隻能說有些家族屬多發性,有些家族卻沒有一例存在。

二、有些人有容易患癌的傾向

那麼,癌症是否會遺傳,還是無法斷言。何況要追溯兩三代前的祖先,包括內、外曾祖父母四人的死因,實在困難重重。

可是,某些家族可能有多發性癌症的傾向,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可以推測有些家係具有許多發癌的抑製因素,可是,有些家係卻沒有發癌的抑製因素,換言之,發癌的抑製因素是一種很像免疫的因素。因此,具有許多抑製因素的人,由於這種因素產生對癌的抵抗性或對癌有免疫性,因此,能夠在七八十年間,維持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發癌的因素襲擊時,也許也能抑製而不會罹患癌症。

如果得自雙親的抑製因素少,也許在短短20年之間便用完了,如此一來,在年輕的三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便罹患癌症。這種體質即易得癌的體質,用“體質”二字,或許有人認為是醫師找借口回避說明,事實上,的確有多發癌症的家係,和幾乎不發生癌症的家係,由此可見,癌症的抑製因素好像和遺傳有關,即從上代遺傳而來所形成的家係。

隨著癌症胎兒性抗原,鐵蛋白生化學和免疫學的癌診斷進步的同時。這種抑製因素的物質一定會徐徐地顯現出來,可是目前還未明顯地得到遺傳的證明,隻是有些人有容易患癌的傾向,這點是必須認識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上必須更加對癌症提高警覺。

三、癌的幾種研究方法

1.調查家族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