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防的角度看,防治腦動脈硬化是預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同時要避免或減少接觸對人體神經係統有毒的(如一氧化碳、汞等)物質;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發現老年人有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時及時到醫院就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帕金森病病情發展快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本身心理素質和家庭關懷,有帕金森病人的家庭要保持樂觀心情,加上良好的家庭護理和合理的治療,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製的。在家裏,要注意保持病人活動空間的地麵清潔,防止病人滑倒。在床邊要有夜間照明燈,浴缸和牆上最好安上拉手,方便病人的活動。同時,家屬應該在保證病人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病人保持行動獨立。通過對病人進行全方位的身心護理,病人則大多能保持長久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全社會都應該關愛帕金森病人。
四、插鼻飼管的帕金森病患者如何護理
帕金森病晚期或者同時伴有腦卒中的患者,可出現吞咽困難、嗆咳,需將鼻飼管經鼻腔插入胃內,供應飲食和藥物,以達到維持營養和治療的目的。
插鼻飼管的方法:
(1)物品準備:無菌鼻飼治療盤,適宜的胃管,血管鉗1把,紗布2塊,油球少許,治療碗和彎曲各1個,50毫升注射器1個,小油布、治療巾各1塊,膠布,棉簽,線繩,食具,流汁飲食及飲料等。
(2)操作方法:①對清醒病人應首先講明插管的目的,以取得病人的合作。插管時采用坐位、臥位均可,清潔鼻腔,潤滑鼻腔,左手用紗布托住胃管,右手以血管鉗夾持管端5~6厘米處,由一側鼻孔沿鼻腔緩緩插入,待管進入10~15厘米時,令病人吞咽,漸次將胃管送入胃內。②意識不清或明顯癡呆的病人,采取側臥頭後仰位,投下墊上油布治療巾,當胃管進入10~15厘米時,應檢查胃管是否在口腔中盤繞,如有盤繞,稍退,旋動胃管再進,無盤繞時則在密切觀察呼吸和吞咽的情況下,輕柔而敏捷地將管送至胃內,並觀察有無嗆咳、呼吸困難。③認真檢查胃管是否進入胃內。其方法是:當胃管插入相當長度(成人為45~55厘米)時,先以注射器抽吸入胃液;或以胃管末端浸於水碗中,觀察有無氣泡溢出;或從胃管口注入30毫升空氣,同時用聽診器在上腹部聽診有無沸水樣聲音,以資證明胃管是否在胃中應拔出,重新插管。④插管經檢查完畢後,應用膠布將胃管固定於麵頰部,準備鼻飼。
鼻飼膳食和要求:
(1)鼻飼膳食的準備:根據病人的情況和需要合理製作鼻飼膳食。
(2)鼻飼方法:有兩種,一種為鼻飼管接漏鬥灌入或用輸液器滴入,另一種是用大號空針緩慢注入。鼻飼的要求是:①首先注入少量溫開水,然後給膳食,最後再用溫開水衝管。②兩次膳食之間可加用果汁、菜汁、溫開水等,以增加水分。③每次注入膳食前應用紗布過濾,以防胃管堵塞。④膳食和飲料的溫度應在38~40℃,流經胃管的速度不易過快,每次注入量200~400毫升,最多不得超過500毫升。⑤灌注完畢,將胃管末端反折,用線繩紮緊,紗布包好,整理用物,並做好記錄。
注意事項:
(1)注意預防鼻飼引起的腹瀉:①患者對鼻飼多有一段適應過程,開始時膳食宜少量、清淡,逐漸加量,中午食量稍高於早晚,每日5~6次。②灌注的飲料過冷、過熱,均可引起腹瀉或胃腸反應。因此,灌注前可以手背側皮膚測試飲料溫度,以不覺燙為宜。③食物、餐具和灌注時應注意衛生,膳食應新鮮配置。④注意膳食的調節,如排便次數多,大便酸臭,可能是進入過多的糖類所致;大便稀臭,呈堿性反應,可能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2)胃管保留時間:一般7~10天更換1次,在末次灌注後拔出,次晨更換,插入另一側鼻孔。每日應清潔鼻腔,加強口腔衛生,以預防並發症。
(3)注意觀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在為病人吸痰時可刺激氣管造成劇烈咳嗽,或同時出現嘔吐反射,使胃內壓上升而發生返流現象,有可能使胃管脫出而盤繞在口腔內。
(4)拔管:動作宜輕柔而迅速,以免引起嘔吐或返流被吸入氣管。
五、男性過量汲取乳製品可引發帕金森綜合征最近有研究顯示,男性汲取過多的牛奶等乳製品,可引發帕金森綜合征。美國環境衛生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57689名成人男性和73175名女性進行了長達9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服用過多乳製品的人很容易患帕金森綜合征。調查顯示,其中250名男性和138名女性患上了這種病症。汲取過多乳製品的男性比一般男性的患病率高出60%。他們中攝入量最高的是每天達815g,最少的隻有78g。特別是男性,其患病率會隨著服用量的增多而提高。
調查同時發現,牛奶等乳製品與優酸乳、沙拉相比,表現出的患病關聯更顯著,而目前,這種相連性在女性身上沒有明顯表現出來。研究人員認為,鈣、維生素D、脂肪不是引發帕金森症的元凶,極可能是牛奶中含有的農藥成分或神經損傷毒素等物質長期堆積在體內而帶來的後果。他們表示,對於何種乳製品會引發帕金森綜合征以及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