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兒科病的治療偏方(1 / 2)

(第一節)呼吸係統疾病

感冒湯疏風散寒

【原料組成】蔥須、白菜頭,香菜根各適量。

【做法和應用】上三味洗淨,切碎,加水煎煮。代茶飲用,趁熱溫服,取微汗,避風寒。

【作用和效果】用治風寒感冒初起,症見發熱、怕冷、頭痛、骨節疼痛、鼻塞、流清涕。

黃瓜豆腐湯治小兒發熱

【原料組成】黃瓜250克,豆腐500克。

【做法和應用】黃瓜、豆腐切片,加水煮湯。每飲1大杯,日用2次。

【作用和效果】清熱,生津,潤燥。用治小兒夏季發熱不退、口渴飲水多、尿多。

蔥白熏鼻治小兒感冒

【原料組成】蔥白適量。

【做法和應用】將蔥白洗淨,切碎,開水衝泡。趁熱熏鼻,並做深呼吸。或將蔥白搗爛取汁,塗抹鼻唇之間。

【作用和效果】通竅,解表。用治小兒感冒鼻塞而不能吮乳。

感冒湯疏風散寒

【原料組成】蔥須、白菜頭,香菜根各適量。

【做法和應用】上三味洗淨,切碎,加水煎煮。代茶飲用,趁熱溫服,取微汗,避風寒。

【作用和效果】用治風寒感冒初起,症見發熱、怕冷、頭痛、骨節疼痛、鼻塞、流清涕。

大蒜治小兒百日咳

【原料組成】大蒜60克,白糖適量。

【做法和應用】將大蒜去皮,切碎,加冷開水300毫升,浸泡10個小時,濾取清液加白糖少許。5歲以上每次服15毫升,5歲以下減半,每2小時服用1次。

【作用和效果】止咳祛痰。用治小兒百日咳。

杏仁冰糖治百日咳

【原料組成】杏仁5克(去皮和杏仁尖),冰糖5克。

【做法和應用】共搗爛分成2份,早晚各1次,用開水衝服。7~8歲兒童每日可用10克杏仁,亦分2次服用。一般1周左右即愈。

【作用和效果】溫肺散寒,鎮咳祛痰。用治小兒百日咳。

(第二節)兒科其他疾病

鍋巴餅治小兒消化不良

【原料組成】鍋巴1500克,炒神曲120克,炒砂仁60克,山楂120克,蓮肉(去心)120克,雞內金30克,白糖、米粉各適量。

【做法和應用】先將鍋巴炒黃,再炒雞內金,將蓮肉用鍋蒸20分鍾,然後將前六味共搗碎,研成細末,調入白糖、米粉拌勻,按常法做蒸餅或烙食。蒸烙火力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防藥性揮發,影響療效。

【作用和效果】健脾消食,清虛熱。用治小兒消化不良、食積腹痛。

注鍋巴又名焦飯,以小米(穀子)鍋巴為佳,焦厚而不糊者,有補氣運脾之功。

山楂湯治小兒厭食症

【原料組成】山楂片20克,大棗10枚,雞內金2個,白糖少許。

【做法和應用】山楂片及大棗烤焦呈黑黃色,加雞內金、白糖煮水。頻頻溫服,每日2或3次,連服2天。

【作用和效果】健脾止瀉,消食化滯。用治小兒不思飲食、腹脹、手足心熱、頭發幹枯、大便幹燥或稀溏。

石榴葉治小兒疳積

【原料組成】鮮石榴小嫩葉(以早晨露未退時采摘為佳)適量。

【做法和應用】煎湯。根據年齡酌量服0.6~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