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肚白胡椒治胃下垂
用料:豬肚250克,白胡椒15克,食鹽少許。
製用法:將豬肚洗淨切片,與白胡椒一同入鍋,加水煮熟,調入食鹽調味,吃肉喝湯。每日1劑,2~3次分服。
功效與主治:溫中散寒,補脾養胃。主治胃下垂、胃寒疼痛。
注:亦可用牛肚代替,功用相同。
豬脾粳米粥治胃下垂
用料:豬脾3具,粳米100克。
製用法:豬脾洗淨,切片,放入鍋中煸炒。粳米洗淨,加水同豬脾共煮作粥。空腹食用,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與主治:去虛熱,調脾胃。用於治療胃下垂。
豬肚枳殼砂仁治胃下垂
用料:豬肚1枚,炒枳殼20克,砂仁10克。
製用法:將豬肚洗淨,納入兩味中藥,紮好,加水煮熟。趁熱食豬肚飲湯,分作4~6次用完。
功效與主治:溫中和胃。用於治療胃下垂。
人參燉雞治胃下垂
用料:母雞1隻,人參10克,荷葉30克。
製用法:將母雞宰殺後,去毛和內髒並洗淨,將人參與荷葉納入雞腹,加入蔥、料酒、食鹽等調味品和適量水,放鍋內,大火煮至水沸,改小火燉至雞肉熟爛即可。每周2次,每次300克,吃雞肉,飲湯。
功效與主治: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適用於治療胃下垂。
枳實黃芪燉豬肚治胃下垂
用料:豬肚1個,枳實20克,黃芪30克。
製用法:將豬肚洗淨,納入枳實、黃芪,兩頭用線紮緊,放鍋內,加水適量,燉至豬肚熟爛,去掉枳實、黃芪即可。每2日1次,每次200克,飯前食,吃肉喝湯。
功效與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適用於治療胃下垂。
黃芪枳殼山楂湯升陽行氣
用料:黃芪15克,蘇枳殼15克,山楂9克。
製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與主治:補脾升陽,行氣導滯。適用於胃下垂。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防治小偏方
豆漿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用料:豆漿1碗。
製用法:將豆漿煮沸。晾溫空腹飲用,1日2次。
功效與主治: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鯉魚泡酒治胃潰瘍
用料:黑鯉1條,白酒、冰糖各適量。
製用法:將鯉魚去內髒(不去鱗),切成小塊用白酒浸泡(以淹沒魚塊為度),加蓋燜數小時,然後將酒過濾,去渣,取汁約500毫升,加冰糖50克。每日飯後2小時服100毫升,日服2或3次。
功效與主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及其他胃病。
雞蛋殼研末抑酸止痛
用料:雞蛋殼若幹。
製用法:去內膜洗淨,候幹後(或炒黃後)研極細末。成人每服(5克)1日2次,開水送服。功效與主治:抑酸止痛。治療胃酸過多、嘈雜。
蛋黃油治消化性潰瘍
用料:煮熟的雞蛋3個。
製用法:剝去蛋白,把蛋黃放在容器內(鋁盆),用文火燒,經過一定的時間後,蛋黃中有油出現時就攪拌至蛋黃焦黑黏為止,涼後1次服。每天1次,7天為1療程,連服2個療程。功效與主治:養陰寧心,補脾胃。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
車前水衝雞蛋治潰瘍
用料:車前子6克,生雞蛋1個。
製用法:車前子水煎,取汁衝雞蛋服。日服2次。
功效與主治:滋潤緩痛。主治胃腸潰瘍而燥痛。
鮮藕汁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用料:鮮藕汁30毫升。
製用法:1次服完,每日服3次。
功效與主治:涼血、止血。適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海蜇大棗紅糖膏治消化性潰瘍
用料:海蜇500克,大棗500克,紅糖250克。
製用法:三味加水共煎成膏狀。每次1匙,日2次。
功效與主治:清熱,潤腸。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大棗粥治胃潰瘍
用料:大棗10枚,糯米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