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認為“五畜為益”,指牛、犬、羊、豬、雞等禽畜肉食,對人體有補益作用,能增補五穀主食營養之不足。現代營養學認為,畜肉富含鐵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禽肉的蛋白質營養與畜肉大致相同,與畜肉不同的是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
豬肉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鹹,入脾、胃、腎經
養生關鍵點
豬肉具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同時可以和胃補中、滋陰潤燥、潤滑肌膚、補血養顏,適用於熱病傷津、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等。
搭配宜忌
豬肉+菜花=菜花配以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豬肉,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起到強身健體、滋陰潤燥的功效。
豬肉+白菜=白菜含多種維生素、較多的鈣及豐富的纖維素,有滋陰潤燥等功能,兩者搭配可用於貧血、頭暈、大便幹燥等病症。
豬肉+蝦=蝦性味甘溫,豬肉助濕熱而動火,二者不宜搭配食用。陰虛火旺者,尤忌豬肉與蝦配食。
營養麵麵觀
每100克所含營養成分
趣味小知識
豬自古以來的稱呼較多,在《爾雅》中被稱為豬,在《詩經》中被稱為“豕”,在《莊和》中被稱為“豨”,在《周禮》中被稱為“豚”,在《爾雅》中被稱為“彘”。
人群宜忌
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適合頭暈、貧血及營養不良者。
肥胖者、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慎食。
◆聰明選購
優質的豬肉肉質緊密、富有彈性,脂肪白而硬,帶有香味,手指壓後凹陷處立即複原。
◆聰明保鮮
將肉用塑料薄膜逐層包裹,放入冰箱冷凍室儲存即可。
◆聰明料理
豬瘦肉可直接洗淨,剔去筋膜,斜切成片。豬五花肉可以將其洗淨,皮向下,切塊或片。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
自製養生菜肴
白菜包
原料
白菜500克,麵粉300克,豬肉200克,蔥粒、薑粒、香油、色拉油、鹽、味精、糖、泡打粉、酵母各適量。
製作
1.麵粉加水、泡打粉、酵母揉成麵團;白菜洗淨瀝幹切末,放盆中加鹽揉捏出水,清水漂後擠幹;豬肉洗淨絞成肉餡。
2.將白菜和肉餡放入盆中,加蔥粒、薑粒、香油、鹽、味精、糖、色拉油拌勻入味,製成餡。
3.將發好的麵團切小段,擀成包子皮,包入調好的餡,製成包子,放入蒸鍋蒸15分鍾即成。
功效
溫熱鬆軟,清爽宜口,可滋陰潤燥。
養生食療方
◆豬肉益母草用於月經不調
豬瘦肉50克,益母草10克,水煎煲湯。每日飲2次。
◆豬肉燉沙參用於風濕痛
豬瘦肉250克,沙參30克,油、鹽、蔥、薑各少許。豬瘦肉切片,鍋置於火上燒熱下油,先煸炒豬肉,再放入沙參及各種調料,加適量溫水煮熟。連肉帶湯分2次吃下。
牛肉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脾、胃經
養生關鍵點
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牛肉富含蛋白質,且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複組織等方麵特別適宜。
搭配宜忌
牛肉+土豆=牛肉搭配土豆食用,可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且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牛肉+紅棗=牛肉加紅棗燉服,有助肌肉生長和促傷口愈合之功效。
人群宜忌
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適宜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