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當你老了(2 / 2)

父親到後備箱下行李,很多,大多數綁附在一起,他仍然要一一點清,正覺得差不多都在,突然抬頭,看了眼車頂。

那個折疊桌。

司機一定要求放在車頂的折疊桌,不見了。

司機親自爬上車頂找了一遍,隻好承認丟了。他梗著脖子賠禮道歉,將車費退了。

父親自知折疊桌價格並不高,可仍舊生氣,此時他想起我的西瓜來,突然說:“讓你抱個西瓜都能丟出去!”

保護包的任務再也不能維持情緒的平衡,我再度哭了起來,司機和售票員阿姨哄著我,勸說著,一片人仰馬翻。

打著哭嗝,我跟著父母和比我們加起來還要龐大的行李回到了自己的家,灰蒙蒙的,空無一物的房子。一片灰蒙中,我感謝終於能夠停下來。

五歲那一年的後半年。我在家附近的小學上了小學一年級,比起在江蘇幼兒園的經曆,小學變得美好許多。

我和孫延說我沒上過學前班和六年級,不過上過一年幼兒園。

“幼兒園?你小時候在江蘇的呀?那裏比環赭市繁華地多。”孫延和我一起吃飯時回複道。

“對,93年吧,我居然會有記憶。”

“你記憶力好,很多細節都記得。”

“我忘了很多事啊。不過記得那個幼兒園,全托的,午餐有雞腿,皮要吃掉,但我不愛吃皮,偷偷扔不掉,被逼著吃了,吐了很久很久。啊,吃飯不說這個了。”

孫延會憐惜地看著我說:“我吃皮和肥肉。如果我做的你也不會吃出腥味。”他說著把我碗裏的肉,皮肉分開,筷子使地出神入化,一點不會影響形狀。

品嚐起來,美味而溫暖。

回家時問父親我記得的幼兒園沒有開心的記憶。

父親說,因為是外地人,窮,可能對待孩子上也會有一點差別。

父親說我的童年從來都是說各種美好,母親說起來則是小時候我有多懂事省錢。他們從不會直白告訴我遇到的困難,我從來以為“相親相愛,大家都是好朋友”。五歲前的我是手背被咬破仍然重複這句當時的真理的孩子。

而後二十歲,聽到父親第一次告訴我真相,那個孩子就死了。

回到二十五歲的現在,我坐在12元車票去市區的客車上,孫延早上經常起不來,我在顛簸中給他撥電話。

“啊……”帶著睡夢中的嗓音,輕輕哼了一聲,耳機裏又沒了聲音。

“孫延?”

“呼……呼……”

“……”

“別裝了……起來吧。”

那邊悉悉索索的,聽到“嘭”地一聲,那是他鯉打挺從床上跳了起來。又是“啪”,大概撞到椅子了。

我正這麼猜測,孫延呻吟著說:“淺淺,我起來了。你今天同學聚會吧,到哪兒了?”

“還有二十分鍾到車站,再轉公交就能到了。”

“喔。你那個好朋友也去?”

“你說宋一江?應該去吧。還沒聯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