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常見小兒疾病食物療法(2)(1 / 2)

大棗去核切小塊;鍋裏加水,放入粳米、茯苓粉、大棗,煮成粥即可,吃的時候也可以加入白糖。

小兒上火

小孩新陳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較快,這也導致小孩容易內熱上火。同時小孩每天攝入營養過於豐富,吃太多肉、零食,喝太多牛奶、飲料等都會導致小孩容易上火。表現症狀就是厭食、消化不良、腹脹、小便短赤、便幹或便秘、眼屎多、口幹口臭等。

如果小孩上火,家長們可以多給他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湯水,飲食最好清淡營養。此外,優酪乳是乳製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也可以給他多喝。

小兒上火食療法

銀耳糖梨水

銀耳用溫水泡開;梨子切塊泡水裏防止變黑;棗泡軟;銀耳剪掉黃色的根,用水煮開,加梨塊,加紅棗、冰糖小火熬1個小時即可,既可潤肺,又去肝火。

杏仁茶

大杏仁用清水浸泡10分鍾,撕去外麵的果皮;糯米淘洗幹淨後提前浸泡5~8小時,使糯米吸收足夠的水分;將泡好的糯米、杏仁一起放入攪拌機內,加入200毫升左右的清水,攪拌至沒有大顆粒即可;將打好的杏仁茶倒在漏網或者紗布上過濾,過濾好的汁留在湯鍋中,加入冰糖,用小火加熱攪拌至冰糖溶化,杏仁茶出香味即可;一般的生杏仁也可以做這道飲料,但是味道會微微苦一些,用大杏仁做的話,味道會更好些;攪拌的時候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其他材料。

川貝冰糖燉雪梨

雪梨洗淨削皮切開去核掏空,成一個梨盅;梨盅裏放入幾粒川貝和冰糖,蓋上梨蓋,用牙簽固定;將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鍾即可。梨味甘,性寒,入肺經,有清熱、化痰、止咳的作用。川貝母入肺、心經,有化痰止咳,清熱散結的作用。

三寶羹

南瓜削去外皮,山藥、紅薯洗淨,分別切成小塊;將幾樣材料放入鍋中蒸熟;趁熱剝去山藥和紅薯的外皮;將蒸熟的幾樣材料放入攪拌機中,加少量溫開水,攪拌成泥;盛入碗中,撒些熟芝麻或幹果碎即可。

小兒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也是幼兒常見病之一,主要是由於小孩胃腸道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蠕動功能失常而發生的消化功能紊亂或障礙。消化不良的小孩常表現為食欲不振、身體瘦弱、體重減輕,甚至反複出現腹瀉。引起消化不良的直接原因大多是家長對小孩的飲食持放任態度,導致小孩飲食不節製,暴飲暴食,以致損傷脾胃,造成消化、吸收功能失常。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監督小孩定時、定量進食,不能采取“填鴨”式的喂養方法,“寧可稍帶幾分饑,也不宜過分飽”才可以保證脾胃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時間。對於消化不良的小孩,家長們要多給他吃些易消化的小米稀粥、藕粉、米湯等,忌食油膩、辛辣、堅硬食物。

消化不良食療法

胡蘿卜絲湯原料:胡蘿卜絲2大匙、蔥頭末1小匙、肉湯半小碗、鹽、植物油少許。做法:油熱後將蔥頭末放入,炒片刻後將胡蘿卜絲放入,反複炒,至胡蘿卜半熟時,放入肉湯,中火燜3分鍾左右即可。

小米香菇粥

原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雞內金5克。做法:把小米淘洗幹淨,香菇擇洗幹淨,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金洗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雞內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分次飲用。

小米山藥粥

原料:粟米50克、淮山藥25克、白糖適量。做法:將粟米淘洗幹淨;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粟米、山藥塊,用文火煮至粥爛熟;放入白糖調味,煮沸即成。

蒸梨

原料:水晶梨1個、川貝母2克、陳皮2克、冰糖10克、糯米15克。做法:把梨從蒂下1/3處切下、當蓋並挖去梨心,川貝母研成細粉,陳皮切絲,糯米蒸熟,冰糖打成屑;把糯米飯、冰糖、川貝粉、陳皮絲裝入水晶梨內,加入清水在蒸杯內(約150毫升);把盛梨的蒸杯放在武火上蒸45分鍾即成。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並伴細菌感染、發熱、咳痰時,食用蒸梨效果較好。它可潤肺化痰,配合川貝、陳皮功效倍增。加些糯米和冰糖,還可補益厭食的小孩對營養的需要。

雞肉青菜粥

原料:米150克、雞肉100克,青菜、油、鹽各適量。做法:粳米煮粥備用;雞胸脯肉剁成肉泥,鍋中加少量植物油,油開後,放入雞肉泥煸炒,熟後放入粳米粥中煮開;出鍋前加少量精鹽等,最後撒入青菜末盛出。

三文魚蒸蛋羹

原料:三文魚250克、雞蛋240克、芥藍5克、青椒3克、柿子椒3克、牛奶100毫升、椰子水100毫升、鮮香菇5克、油菜心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