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秦腔串詞訴相思(2 / 3)

台上咿咿呀呀唱著《醉打金枝》,我在台下顫顫巍巍地困打嗬欠。十三少搞什麼鬼?有什麼東西非在這兒給我?環視四周,鶯歌燕舞,眾嬪妃、眾阿哥皆在,就是不見十三的人影兒。

一陣尖細清脆的板胡,一段緊慢有致的梆子,我心念一動,秦腔?我素來不愛京劇的字正腔圓,也不喜昆曲的纏綿悱惻,卻獨愛慷慨高亢、音詞宏遠的陝西秦腔。

興致大起,目不轉瞬盯著台上。幔布輕展,翩鴻掠影,走出一個人來,竟是白衣十三,一時全場寂然無聲。十三昂然而立,氣度沉凝,如一株挺拔的白楊,激聲唱道:

“漫空烽煙密布,征人有信也難通雁路,對明月心事向誰訴,崖西海州團應共有,卻難把兩地愁鬱舒。(念)義師出征勤王去,轉眼之間歲已暮,數盡歸帆無捷報,回腸百轉繞心緒耳邊廂,猛聽得波濤澎湃,似千軍萬馬正怒呼!又似那陣中砍殺聲喧闐,浴血嘯歌禦強虜,可惜我未能君隨沙場去,揮戈擊鼓為君輔!辜負了青鋒劍,望斷了崖西路,錦衣權當寒夜褥,枕戈且效聞雞舞......”

端的是“聲震林木、響遏行雲”!一浪一浪的叫好聲,掌聲不絕於耳,我亦心潮澎湃,暗自讚歎不已,這十三少著實是滿腹才華、一身技藝。難道這就是他送我的禮物?難得的是他居然知道我喜歡秦腔。

琴聲驟歇,一陣簫聲迎似幽穀清泉,嫋嫋飄傳過來。十三環顧台下,看似不經意卻輕易找到了我,那雙清亮如月、湛若星辰的眸子筆直、堅定的看著我,清聲唱道: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我”思肥泉,茲之永歎。

“思”須與漕,我心悠悠。

“念”彼共人,睠睠懷顧。

“爾”羊來思,其角濈濈。

我怔怔的看著他,莫名,他所唱的都是唐宋詩篇、詩經中的名句,每一句都是不同篇章中的,串在一塊兒是什麼意思?低頭苦想,我習慣性地想到古老的文字遊戲——藏頭詩,在心裏默念一遍,“采薇我思念你”。

我心旌搖蕩,十三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訴思念之情?看向十三,他卻了然微微一笑,收回目光。長揖於地,道:“皇阿瑪,兒子在陝西遇見一位擅長秦腔的師傅,特學了一曲,今兒個獻上為您助興。”康熙爺撫掌微笑,道:“好!在西安聽秦腔時朕不過讚了一句,你便記在心上,這份心已是難得,更難得的是你曲意貫通,氣度寬宏,唱出了這秦腔之妙啊!”十三一笑,起身道:“謝皇阿瑪誇讚!”康熙爺點點頭,問道:“你最後唱的不似秦腔,是什麼?”

我心中一緊,十三少你待怎生作答啊?十三似有若無掃我一眼,笑道:“回皇阿瑪,師傅教授時曾說,秦腔曲在豪放,意在自由,隻要將心中所思、所喜唱出,便是渾然天成。兒子近日讀《詩經爾雅》篇,想起塞外生活,懷念無比,便串了幾句詞,隨意唱來......”

我心中竊笑,這小十三真能忽悠,隻怕是忽悠不了有心人。悄悄兒看了看眾人,果然,正對上十四半是嘲諷半是訝然的逼人目光。我調轉視線,不敢再去“核對”四阿哥、八阿哥的表情。

台上又咿咿呀呀唱起了京劇,我正準備開溜,卻見十三大踏步向我走來,我直覺的想逃,卻挪不動腳步。

我的小王子,披著一身星光,星星墜落於他的眸中,雲朵般柔情的話語,“采薇,我送你的,無他,惟思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