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好糖尿病病情記錄。
(3)飲食應在規定熱量內,注意營養平衡,不可過食或偏食,每天用餐時間及用餐次數應固定。
(4)不宜過多飲酒及甜飲料,若少量飲用也要計算其熱量。
(5)按時服用藥物,注射胰島素。
(6)旅遊應量力而行,不要勉強安排每天的旅遊日程,防止過度疲勞,使糖尿病加重。
糖尿病患者外出就餐應注意事項
(1)先熟悉食物的分類和份量,且依自己的飲食計劃在家多練習食物代換,以方便在外用餐時,選擇適當的食物種類各份量。
(2)用餐時可多選擇低油和清淡的食物,如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做的菜。若無法避免油炸食物時,應將外皮去除後食用。
(3)盡量避免攝取糖漬、糖醋菜和甜點,可用水果代替飯後甜點。
(4)多選用蔬菜以增加飽足感,但勿將湯汁一起食用以減少油脂攝取。
(5)內容物不清楚或製作方法不明確的食物,勿輕易食用。
(6)注意減少沙拉醬的攝取量。
(7)可隨身自備代糖,以增加食物口味。
糖尿病患者不宜過於安逸
過於安逸,不進行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缺少體力勞動往往會引起肥胖症。肥胖又是糖尿病的重要誘發因素之一。成年發病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重要發病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體力勞動。缺少體力勞動,還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另外,適當的體力勞動還是輕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療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量要有一定的限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能太小,否則起不到鍛煉的作用。應堅持鍛煉,至少每天3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少20分鍾,也不要超過1小時。
糖尿病患者生病時的飲食
(1)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胃口不佳時,仍宜按飲食計劃少量多餐,將每日總糖類量,以較易吃得下的食物(粥、爛、麥片、果汁、牛奶、果凍、布丁等)分多次吃完。
(2)完全無法照飲食計劃進食時,則應補充糖分,以每1~2小時攝取含15g糖分的食物或每3~4小時攝取含50g糖分的食物,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另外,應多補充水分,如果有持續性嘔吐、腹瀉或高熱時,應迅速就醫。
1.控製植物蛋白攝入量
糖尿病者由於要控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常以植物蛋白作為營養補充。植物蛋白因含有大量的嘌呤堿,過多攝入會加重腎髒負擔,故應限製黃豆、綠豆、豆漿等高蛋白食品的食用,可代之以魚、蝦、海參及瘦肉等。
2.限製脂肪
當腎病出現時,應限製脂肪的攝入量,因為脂肪可致動脈硬化加劇,腎病本身就是腎髒動脈硬化的表現。可選用植物油代替動物脂肪,每日植物油攝入量也應控製在60~70g以下。
3.限製高嘌呤的食物
大量的嘌呤在機體中代謝會加重腎髒的負擔。芹菜、菠菜、花生、雞湯、各種肉湯、豬頭肉、沙丁魚及動物內髒等都含有大量的嘌呤,應該嚴格限食。
瘦肉中也含有嘌呤,在食用時可先將肉在水中煮一下,棄湯食用。
4.少吃鹽,忌食蛋
腎病患者如出現浮腫和高血壓時,應限製食鹽用量,一般日攝鹽量以2~4g為宜。雞蛋的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尿酸。當腎功能受損時,會使氮的終產物積蓄在體內而加重腎髒負擔,故當出現腎功能弱減時應忌食。
糖尿病並發冠心病的飲食治療
在Ⅱ型糖尿病中,並發冠心病的發病率為40%左右,其致死率也高達40%以上。日常的飲食調理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飲食注意事項如下。
1.控製熱量攝入
嚴格控製每日熱量攝入,少食多餐,熱量
分配可按早餐30%左右,午餐40%,晚餐
20%,加餐10%。
2.清淡飲食
選擇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飲食。飲食要清淡、低鹽。
3.忌暴飲暴食
多吃新鮮蔬菜和綠色蔬菜,不暴飲暴食。
4.忌刺激性食物
不能用興奮神經係統的食物,如咖啡、濃茶、煙、酒、辣椒等。
如何安排兒童糖尿病患者的飲食
糖尿病是小兒較為常見的內分泌係統疾病。本病在兒童期有兩個高峰年齡期,分別為5~6歲和11~13歲。小兒糖尿病的病因病理或臨床症狀及營養治療原則均與成人相同。兒童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易感性有關,是由於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應,使胰島B細胞損傷破壞所致。兒童糖尿病的病情極不穩定,血糖波動大,極易發生酮症酸中毒,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又易發生低血糖,多屬於Ⅰ型糖尿病,為不穩定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