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糖尿病人飲酒應遵從以下建議。
(1)如果血糖控製尚不穩定,就不要喝酒。血糖
控製良好時,可適量飲酒,但避免喝有甜味的酒。可製訂飲酒計劃如:每周飲酒1~2次,每次飲酒量白酒2小杯或啤酒1大杯,飲酒時要相應減少一定的主食量。從長遠考慮,有飲酒嗜好的患者應逐漸戒酒。
(2)切忌大量飲酒、空腹飲酒。
(3)飲酒前後可監測血糖,了解飲酒對血糖的影響。
糖尿病患者不宜吸煙
吸煙的害處甚多,而且嚴重,煙中有100多種有害物質,其中最主要的是煙堿。吸煙有害健康,對糖尿病患者危害尤為嚴重。
(1)煙堿可以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對抗胰島素,使血糖升高,使糖尿病病情加重。
(2)煙堿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造成心肌供血不足,使糖尿病並發血壓病、冠心病、肢端壞疽等,甚至並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嚴重並發症,危及生命。
(3)煙堿對中樞神經係統有刺激作用,少量煙堿使中樞神經興奮,大量煙堿使中樞神經抑製或麻痹,使人神誌模糊。
(4)煙堿使人的呼吸係統的上皮細胞受損,使之發生炎症或癌變。糖尿病患者如果合並上呼吸道感染,往往體質下降,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下決心戒煙。
糖尿病患者飲茶四不宜
醫學專家認為,飲茶對糖尿病人來說,是可以的,但應該掌握飲茶原則,總的說來有四不宜。
1.宜淡不宜濃
濃茶對神經的興奮作用較強,可使人心跳加快而感到心慌意亂,焦慮不安,甚至頭目眩暈,有“喝醉”的感覺。適當飲些淡茶,可以解毒利尿,清心除煩,健胃消食,潤肺生津,化痰止咳,興奮大腦,提高思維,增強記憶。
茶葉中含有鞣質具有收斂作用,可以防治腸炎、痢疾等疾病。如果茶汁過濃,則可導致大便秘結,這是糖尿病患者的大忌。
2.宜冷不宜熱
茶葉中含有能促進胰島素合成的物質,還含有能降低血糖的多糖類物質。
這些物質在溫度高的開水裏浸泡會被分解破壞,失去治療作用。要想這類物質能發揮治療作用,就不能用熱開水浸泡,而要用涼開水浸泡2~3小時後再飲用。
3.宜少不宜多
大量飲茶會增加體內水分,加重心腎負擔;同時易使人過度興奮,則可能出現血糖升高,尿糖增加。
4.宜早不宜晚
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可興奮大腦皮層。早飲可以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晚上喝,則會影響晚上睡眠,造成夜間失眠。對於原來就有失眠症狀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這點尤其應該引起注意。
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嗎
傳統醫學認為,糖尿病是因多食甘甜瓜果所致,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但是,現代醫學在初步闡明了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並采取各種方法控製糖尿病後認為,患者在血糖得到基本控製的情況下是允許吃水果。如果病情控製較好,可以食用含糖量在12%以下的水果,但一天的食用量以控製在100g以內為宜。對因嚴重感染而無食欲的病人,還可以選擇適當的水果來代替部份主食,如橘子、蘋果等。但進食水果的同時,均宜酌減主食的量。病情不穩定、血糖還未控製的患者,則應禁食瓜果。
新鮮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維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對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調節體液滲透壓和酸堿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又是機體許多酶及生物活性的組成部份。有人認為水果中所含的鎂原素可改善胰島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人對胰島素的反應性,因而適量進食水果有益於糖尿病的治療。
含糖量不算高而含有果膠的櫻桃、楊梅、菠蘿、桃子等,在食後能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為膠凍狀物質,可吸收腸中水分,延緩食物在腸道排空時間,減緩葡萄糖在腸道中的吸收速度,從而使患者餐後血糖水平下降。
含糖低的瓜果中黃瓜、南瓜、西紅柿含糖為2%,西瓜、香瓜含糖4%~5%,葡萄、櫻桃、梨、檸檬、橙子、桃子、李子、石榴、橘子、枇杷、柚子、楊梅、蘋果、菠蘿等含糖在12%以內;含糖較高的香蕉、桂圓、荔枝、柿子含糖14%~16%,甘蔗含糖20%~30%,蜜棗、葡萄幹含糖則高達70%~80%。糖尿病人應盡量選食含糖低的瓜果,對於糖量中等的瓜果不可多吃,應予以節製,而對於含糖量高的柿餅、甘蔗、蜜棗、葡萄幹則應禁食。果汁及水果罐頭含糖量高,不吃為好。進食水果時間以餐後或兩餐之間較為適宜。
糖尿病患者外出旅遊注意事項
(1)不要忘記攜帶記錄糖尿病治療內容的“糖尿病治療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