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孩子胃容量不大,且母乳喂養是一個既保證嬰兒健康、又控製兒童體重的好辦法。如果喂哺奶粉,一定要注意其品性和調製、喂養方法。
3.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三四歲以後的小兒活動範圍增加,消化功能發育完善,加之各種食品廣告的引誘,以及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很容易使孩子養成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如過量吃甜食、常吃肥肉或洋快餐、帶皮吃雞鴨肉、經常吃零食或暴飲暴食、常喝含糖飲料等。而電視、計算機又易使兒童活動減少、肥胖的可能增加。因此,家長和教師一定要培養兒童從小養成不貪吃、愛運動的好習慣。
也許隻要家長能科學控製好孩子的體重,並在孩子出現危險的行為習慣時能夠及時予以糾正,就會保證孩子一生的健康。
不要忽視高血壓症狀
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高血脂和冠心病密切相關,大量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經常並發脂質代謝異常,表現為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較正常人顯著增多,而高密度脂蛋白顯著降低。另外,許多高血脂症也常合並有高血壓。目前已證實,高血壓病患者的血清脂質和脂蛋白代謝紊亂,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直接相關。高血壓和高血脂症均屬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而當兩者同時存在時,則冠心病的發病率將遠比存在一項者高,顯示它們具有協同的作用。因此,積極防治高血脂症對防治高血壓和冠心病有重要的作用。
高血壓和高血脂症不僅是導致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而且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兩者都較易發生於體形肥胖者、嗜好高脂、高糖、高鹽飲食及嗜好煙酒者,生活無規律、壓力大、精神緊張者,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症家庭病史者以及糖尿病患者。
權威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心、腦、腎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病死率正在逐年上升,它不僅成為我國中老年的頭號殺手,也有逐漸邁向年輕一代的趨勢。高血壓、高血脂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腎損害等疾病的兩個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關注高血壓、高血脂,對積極控製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黑眼球邊緣出現白色環,也許患了高血脂不少人到了50多歲,黑眼珠(醫學上稱“角膜”)靠近白眼珠(“鞏膜”)的邊緣部分就會出現一圈灰白色或白色的環,寬約1~2mm,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寬,顏色變深,醫學上稱之為角膜老年環。過去人們多把這種角膜老年環看作是普通的生理衰退性改變,而現代醫學研究則表明,角膜老年環與血脂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有著密切關係。
目前認為,角膜老年環是因為血液中的脂類物質沉積於角膜所致。因為角膜本身沒有血管,其營養來自角膜邊緣的血管網和眼內的房水,當血液和房水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類物質含量過高時,就會在角膜組織內沉積,在角膜邊緣形成灰白色的環。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Chua醫生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49歲以上人群中,65%的人發現有角膜老年環,有角膜老年環者總膽固醇水平高於正常人的幾率增加了60%,而沒有角膜老年環的老年人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幾率分別降低了40%和50%。
角膜老年環的出現是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症的征兆,提示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然而,老年人出現角膜老年環,一般不痛不癢,視力也無下降,往往容易被忽視。所以,專家提醒老年朋友,不妨用鏡子檢查一下自己的眼睛,若發現黑眼球邊緣出現角膜老年環,須盡早請醫生檢查是否患了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若確診,則應及時進行飲食調理和藥物治療,以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高血脂患者的護理
人的血液中,血漿內所含的脂類稱為血脂,包括膽固醇、膽固醇脂、甘油三酯、磷脂和未脂化的脂酸等數種。當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均超過正常值時,則統稱為高血脂。高血脂患者的護理應注重以下幾方麵:
1.合理飲食調養
人體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兩種。高血脂症與飲食的關係最為密切。人體脂肪的積聚和部分類脂的來源,主要來自飲食。隻有一部分類脂是在體內合成的,稱為內生性類脂。控製飲食對高血脂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飲食提倡清淡,基本吃素。但不宜長期吃素,否則飲食成分不完善,反而可引起內生性膽固醇增高。宜限製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飲食,如動物腦髓、蛋黃、雞肝、黃油等。脂肪攝入量每天限製在30~50g。糖類食品也要限製,不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宜低鹽飲食,食油宜用豆油、花生油、菜油、麻油等。饑飽適度,每餐進食量以下一餐就餐前半小時有饑餓感為度,不宜采用饑餓療法,過度的饑餓反而使體內脂肪加速分解,使血中脂酸增加。
2.提倡適量飲茶
茶葉中含有的兒茶酚有增強血管柔韌性、彈性和滲透性的作用,可預防血管硬化。茶葉中的茶堿和咖啡堿能興奮精神,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和具有利尿作用。適量飲茶能消除油膩而減肥。但過多喝濃茶,會刺激心髒,使心跳加快,對身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