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臨水的路況比想象中還要擁堵,公路交通呈蝸牛狀。龔克坐在橡皮泥一樣被揉捏在車流中的現代車裏,望向窗外,模糊視線中,兩個相隔二十年相似卻不盡相同的案件在腦子裏逐漸清晰。發生在今年的同樣是一起碎屍案,死者男性,屍體被發現是在一周前。確切講並不是完整的屍體,而是死者幾個器官,包括被切割成壽司塊狀的男性生殖器、左耳、兩隻眼珠,十指以及沿腳踝骨剁下的雙腳。
屍塊呈分散狀被丟棄在市區各處,經過法醫DNA鑒定,這些器官屬於同一DNA編碼,換言之,它們屬於一個受害者。案情在今天之前,同二十年前發生在臨水的一起惡性碎屍案件出奇相似。92年時,DNA檢測等鑒定技術還不完善,而且由於其他種種原因,當年的案子成了久未破獲的懸案。
在二十年後的今天,各種化驗手段高超的前提條件下,相似的一起案件又給臨水警方出了難題。
所以,身為市局刑警隊隊長的戴明峰想到了龔克。在和省廳申請後,他們請到了龔克。
但龔克並不是這次被請來參與案件的唯一專家,戴明峰說,一同被請來的還有東北法醫屆的泰鬥人物——穆中華穆教授。可惜,在離現場還有一街之隔的大望路,戴明峰接到了上級電話——由於身體原因,穆教授將缺席這起案件的偵破工作。
通話結束,戴明峰有些沮喪,“穆教授參加過二十年前825案件的法醫工作,有她在,我們會少走不少彎路。”
“她會派學生過來。”龔克並不避諱他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是啊,聊勝於無吧。”戴明峰勉強擠出個笑臉,不過龔克覺得他說的分明是“那頂個屁用!”
很快到了現場,地點並不陌生。
津港廣場十層高樓的中間位置懸掛著三幅巨型海報,左右兩張分別是一男一女兩位當紅明星,他們一個代言服裝,一個代言男士腕表。相較顏色豔麗的明星海報,中間那副走的是簡約路線,幾筆明朗線條環繞著一句宣傳語——津港,給你一個最實惠的十一。
和地鐵上的宣傳廣告一模一樣的場景設置,可效果估計和商場老板的預期是完全地不一樣。
離商場正門十米遠,密集停著的警車、急救車、法醫勘查車,警車上的監紅警燈閃爍,那個區域四周拉起警戒線,民警在盡力維護現場秩序。警戒線內,幾個法醫似的人物正在對付地上一個黑色塑膠袋,再往西側的角落,一名刑警在和一個中年男子問話,那男子麵容愁苦、驚魂未定的樣子。警戒線外,是被勸解疏散卻仍忍不住好奇不停朝裏聚攏的市民。
簡直像災區。
龔克跟著戴明峰順利進了警戒線內,法醫拍好照,正打開塑膠袋。陽光還算明媚的十月,被水浸泡後的屍體顯的陰森恐怖,沒意外的話這該是之前沒找到的屍身其他部分。
法醫圍著屍塊拍照取證,戴明峰還沒站穩腳跟就被叫去對付聞風而來的城市台記者。
龔克沒急著看屍塊,他問了屍塊的最初發現地後快步走向了津港廣場前的那處人工水池。水池是活水,此時,水池被抽幹了,露出藍色底磚,邊緣上有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圓洞,屍塊就是從那裏被撈上來的。
龔克沒看圓洞,相反,現在他注意力全被趴在池沿上探頭往裏看的那個女生吸引了。她帶雙塑膠手套,身體整個趴在幾塊拚接好的勘察踏板上,像有什麼發現似得,她抬起頭朝四周看了看,像在找工具。
可看得出,她不確定自己找到的是不是有價值的證物,所以並沒向都在忙的旁人求助。
“需要什麼?”在她第二次把頭探進洞的時候,龔克走到她身邊問。
“鑷子、小勺、棉簽,還有物證袋。”因為小洞的回音作用,她聲音聽上去甕聲甕氣的,像感冒後的人聲。
她像在和助手說話那樣,甚至沒對龔克說謝謝。
龔克倒沒介意,甚至很快取到了她需要的所有。
“顏色淺綠,泡狀,應該屬於藻類的一種,不知道是否生活在特定水域。需要做下檢測。”女生對著棉簽上的東西自言自語一會兒,才把東西裝進物證袋。
“把這個交給他們的人,那群家夥信不著我。”她遞了東西給龔克,摘了手套,這才第一次正眼看龔克,“你不是他們的人?”
女孩兒是鵝蛋臉,臉頰上帶點嬰兒肥,頭發束起,在腦後盤成髻。她穿件粉色T恤,下麵是七分仔褲,露出一截白白的小腿,腳上穿著帆布鞋。
“你比昨晚正常許多。”
龔克接過物證袋,轉身時聽到她用上揚的語調說,“你誰啊?怎麼隨便占人便宜啊!”
盯著徑直離去的背影,葉南笙揉揉鼻子打個噴嚏,心想老穆你就害我吧。
比起和人打交道,她真更願意麵對的是具屍體,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