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印象
現場勘查到下午四點算是基本結束。
最先離開的是救護車,車裏沒有亟待解救的鮮活生命,沒有鳴笛,它就像一輛普通麵包車一樣,緩慢調頭,穿過人群,駛上馬路,然後彙入車流。
它會開到市法醫中心的停屍間。
但凡被發現的非正常死亡現象,屍體都會送到那裏。法醫將對屍體或屍塊進行解剖、檢驗、各種病理分析,最後出具屍檢報告。如果死因有異,那屍檢報告將作為警方偵破案件的第一手依據。
和記者打了近兩小時交道,戴明峰消耗了不少體力和耐心,他在現場來回走著,不時停下腳拿手抓揉頭發,樣子看上去很焦躁。
“哎哎,那個誰,注意態度!”他指著一個正為救護車清路的同事,大聲喊。
“糟透了。”直到車輛逐一疏散離開,民警開始把警戒帶卷曲成捆,最後一個聞風而來的記者鑽進白色麵包采訪車離開,戴明峰才有時間走到龔克旁邊,說了這三個字。
案情的複雜產生客觀壓力,但也有更大的主觀壓力來自輿論以及市局甚至省廳方麵,百姓希望有個太平的生活環境,領導要求他們實現百姓這個希望。
也曾破過不少大案的年輕刑警隊長這次有些吃不消了。
戴明峰十指張開,掐在腰上,兩腳跨立站姿,頭低著,在熱鬧漸去的廣場上,一副壓力山大的樣子。
龔克話少,尤其不擅長安慰人,看到戴明峰這樣,他想不出該說什麼。伸手輕拍了戴明峰肩膀兩下,龔克說,“先從基本案情入手吧。”
龔克的聲線特點是冷,陌生人乍聽會覺得這人不易親近,不過也是這個聲音讓戴明峰重拾了信心,他仰起頭,看著被自己視為神祈的老師,重重點頭,“好。”
歸程。
龔克戴明峰同車。
開車的依舊是來時那個小姑娘,介紹說她叫夏圖,27歲,警校畢業直接分到市局,工作兩年,專常計算機網絡追蹤。一年前,她被領導分配到戴明峰手下,工作至今。
然後就是車內一陣沉默,很顯然,三人還停留在津港廣場時那種狀態。
車子開出千米,前方不遠是處十字路口,隱約看得見交警不停揮手,他們在嚐試讓車子動的快起來,可五分鍾過去,現代依舊埋在臃腫車流中,緩慢向前蠕動。
似乎想緩解下壓抑的氣氛,夏圖打開了前後四麵車窗,各式聲音頓時湧入車廂,同時也把龔克從沉思中拉回到現實世界。
現代挨著旁邊的人行道,一個路人正彎腰揉著腳踝,粉T恤、七分仔褲、帆布鞋,外加那張嬰兒肥的鵝蛋臉,是剛剛在拋屍現場遇到的那個901鄰居。
感覺到有人看她,葉南笙掃下碎劉海,臂彎裏看向倒立在旁邊的汽車,當然她也看到了倒立在車裏的龔克。
她直起身,聳聳肩,分明像在說“大人物和吾等屁民待遇就是不同!”
龔克覺得這個“屁民”還真有點骨氣,連伸手攔車的意思都沒有。
他不愛交朋友,更不愛管閑事,關楚總說他有交往恐懼症。的確,他在乎案情多過其他。所以龔克真很猶豫,他該不該提醒戴明峰,車下還有個他們的同事在步行呢?
倒是夏圖先看到葉南笙,她朝窗外喊,“葉醫生,你沒跟跟勘查車去法醫中心?快上車。”
警察也不是不會偶爾做點小出格的事,譬如夏圖,趁著車速為零,直接側身一推,打開了副駕駛位的車門。
“快啊,葉醫生,你再不快點,我被交警抓了鐵定挨領導批!”夏圖幾乎綁架似的拉了葉南笙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