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是常見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大多數繼發於呼吸道感染、支氣管阻塞和支氣管管壁被損壞而形成管腔擴張。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大量膿痰及反複咯血。排出痰液對於支氣管擴張病人來說比用藥治療還要重要,每天應盡量將痰液咳出,可以減少繼發感染的機會。病人可以作體位引流方法排痰,具體做法是讓病側肺處於高位,其引流支氣管的開口向下,間歇作深呼吸後用力咳嗽,同時用手輕拍患側胸部,這樣可將痰液排出體外。支氣管擴張病人平時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感染。在飲食方麵要忌煙、酒,慎用辛辣刺激性食品,食物不宜太鹹。繼發呼吸道感染時宜進半流汁食物,多飲水,以濕化痰液,有利於排痰。本病相當於中醫血證之“咳血”範疇,病因有外感和內傷。外感為風熱燥火,內傷是肝鬱化火,陰虛肺熱。實火分為:①燥熱傷肺型:以喉癢咳嗽,痰中帶血,口幹鼻燥為主症,治宜清熱潤肺,寧絡止血。②肝火犯肺型:症見咳嗽發作,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口苦,治宜清肝瀉肺,涼血止血。內傷為陰虛肺熱,症見咳嗽痰少,痰中帶血或反複咳血,血色鮮紅,口幹咽燥,顴紅,潮熱,盜汗,治宜滋陰潤肺,寧絡止血。
三七蒲黃散
“組成”三七、蒲黃炭、甜杏仁、款冬花、川貝、橘白、橘絡、阿膠(烊)、黨參各15克,海蛤粉、南天竺、百合、生白術、牡蠣各30克,糯米60克,白及120克。
“製法”將上藥共研成細末,製成散劑。
“功效”潤肺止咳,化痰止血。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擴張症。
“用法”每日15克,分2次服。
導赤散
“組成”生地黃12克,木通5克,竹葉10克,甘草6克,桑白皮15克,焦山梔、連翹、瓜蔞皮各9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清熱瀉火,解鬱散結。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擴張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7日為1個療程。
平肝瀉肺湯
“組成”柴胡、白芍、龍膽草、青黛(包煎)、蛤蚧粉、黃芩、桑白皮、蘆根、浙貝母、膽南星、茜草、白及各10克,魚腥草、白茅根各3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平肝瀉肺,化痰止咳。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擴張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10日為1個療程。
加味補絡補管湯
“組成”生龍骨、生牡蠣、魚腥草各30克,三七粉(衝服)3克,生赭石15克,烏梅、知母各15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活血止血,祛瘀通絡。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擴張咯血。
“用法”每日1劑,咯血100克以下者分3次服。咯血100克以上者分4次服。
鹿銜草黃芩湯
“組成”鹿銜草、黃芩、側柏葉各18克,魚腥草、開金鎖、敗醬草、白茅根各30克,連翹、七葉一枝花、炒藕節、枳殼、枳實、生大黃各9克,桔梗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清肺通腑。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擴張證屬肺熱壅盛,胃腸熱結,熱傷肺絡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加減百合固金湯
“組成”生地黃、麥冬、百合、仙鶴草各15克,白芍、當歸、玄參各12克,白茅根30克,川貝、甘草各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