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支氣管哮喘(1 / 3)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為主的全身性變態反應性疾病。發作的季節性和環境性較強,多在秋冬和春季發病。本病相當於中醫學“哮喘”的範疇。中醫常把它分為實喘和虛喘兩大類。主要臨床表現為哮喘,呼吸困難,咳嗽,咳粘液性痰。發作時常可見端坐呼吸,兩手前撐,兩肩聳起,額部出冷汗,口唇青紫,表情痛苦。喘咳可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以後逐漸緩解。哮喘患者應該認清哪些物質可能會刺激自己的呼吸管道,盡量避免接觸。哮喘病人應特別注意室內的清潔和空氣流通,因為空氣中的塵埃和細菌是引致哮喘病發的主要致敏原,所以應該勤加打掃,減少空氣中的塵埃。本病相當於中醫“哮證”範疇。其發生多因宿痰內伏於肺,複加外感、飲食、情誌、勞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氣道,肺氣上逆所致。發作期分為:①寒哮證: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如塞,咳不甚,麵色晦滯帶青,形寒怕冷,治宜溫肺散寒,化痰平喘;②熱哮證:氣粗息湧,喉中痰鳴如吼,胸高脅脹,咳嗆陣作,咳痰色黃或白,粘濁稠厚,排吐不利,煩悶不安,汗出麵赤,治宜清熱宣肺,化痰定喘。緩解期分為:①肺虛證:以自汗,怕風,易感冒等為主症,治宜補肺固衛;②脾虛證:以平素食少脘痞,大便不實,或食油膩易於腹瀉,往往因飲食失當而誘發等為主症,治宜健脾化痰;③腎虛證:以平素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心悸,腦轉耳鳴,勞累後易發為特點,治宜補腎納氣。

半夏定喘湯

“組成”半夏、陳皮、葶藶子各12克,白茯苓、黃芩、黨參、山藥、白術各15克,桔梗、杏仁各10克,麻黃、甘草各9克,生黃芪3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健脾利濕,祛痰平喘。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2周為1個療程。熱哮者加生石膏20克,天竺黃10克;寒哮者加幹薑、細辛各9克;兼有血瘀者加赤芍、川芎各10克;發熱者加柴胡、魚腥草各12克。

宣肺平喘定哮湯

“組成”射幹、紫菀、半夏、柴胡、丹參各15克,炙麻黃5克,款冬花、前胡、枳殼、鬱金各10克,桔梗、生甘草各9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宣肺降氣,化痰止咳。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1~2周為1個療程。寒飲阻肺型加細辛4.5克,澤漆30克;痰熱阻肺型加桑白皮、黃芩各15克。

麻杏葶藶平喘湯

“組成”麻黃10克,杏仁、葶藶子、地龍、法半夏、大棗各15克,甘草6克。

“製法”水煎3次,取藥汁混合。

“功效”溫肺化飲,降氣平喘。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15日為1個療程

益肺平喘湯

“組成”紅參、杏仁、半夏、甘草各10克,生黃芪、生山藥各20克,百合、白術、厚樸、桔梗、炙米殼各15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補肺護衛,宣肺定喘。

“用途”適用於肺氣虛型支氣管哮喘。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加減升陷湯

“組成”黃芪、黨參各30克,柴胡、升麻各9克,桔梗、桑白皮、杏仁各10克,補骨脂12克,五味子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補益肺腎,升清降濁。

“用途”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補腎平哮湯

“組成”蛤蚧粉5克,熟地黃、胡桃肉、淫羊藿、代赭石各15克,沉香3克,紫河車粉6克,銀杏、川烏(先煎)、杏仁、椒目、甘草各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補腎納氣,宣肺平哮。

“用途”適用於腎虛型支氣管哮喘。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活血化瘀湯

“組成”丹參、澤蘭、地龍、生山楂、虎杖各30克,大黃10克,降香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活血化瘀,降氣定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