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脫垂症是指由於胃粘膜異常鬆弛,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過幽門管脫人十二指腸球部的一種病症,臨床上以脫入十二指腸球部尤為多見,故稱胃粘膜脫垂。其發病以30~60歲的男性為高,發病率約為5%。本症的輕度患者可無症狀,或僅有腹脹、噯氣等非特異性症狀。較重者可見中上腹隱痛、燒灼痛,甚至絞痛,並可向背部放射,常伴惡心、嘔吐。症狀出現常與體位相關,如右側臥位時容易發生。進食亦可導致症狀出現。上腹部壓痛可能是其唯一的陽性體征。嚴重者可導致幽門梗阻、出血及壞死。本症的發生常與胃竇部炎症有關。當胃竇部發生炎症時,粘膜下結締組織較鬆,胃粘膜和粘膜下層增生,若胃竇蠕動增強,則粘膜皺襞很易被送入幽門,形成胃粘膜脫垂。其病理表現為脫垂之粘膜鬆弛柔軟,胃粘膜與肌層之間容易滑動,或肥大增厚,水腫充血,亦可見糜爛、潰瘍,甚至息肉樣隆起。本病相當於中醫“胃脘痛”、“心下痞”、“氣陷”等範疇。其發生與飲食不節、勞傷過度、憂愁思慮等因素有關。其病機以脾胃受損,中氣下陷,或脾胃虛寒,氣陷不舉等為主,並兼挾痰濕、食滯、瘀血等病理產物,而形成虛實夾雜之證。治宜健脾益氣,溫中散寒,升陽舉陷,扶正祛邪。
升陽收膜湯
“組成”黃芪30克,黨參、白術、烏賊骨各15克,當歸、白芍各10克,升麻5克。
“製法”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
“功效”健脾補氣,升陽舉陷,製酸收膜。
“用途”適用於胃粘膜脫垂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升陷降逆湯
“組成”黃芪、黨參各18克,枳實、白術、烏梅、柴胡各10克,佛手12克,升麻8克,炙甘草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升陷,健脾和胃,升降並調。
“用途”適用於胃粘膜脫垂。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1月為1療程。
提活血湯
“組成”黃芪、丹參各30克,黨參、升麻、柴胡、蒲公英、枳實、肉桂、蒲黃、三棱、莪術、丹皮各10克,細辛5克,紅花12克,川芎15克,甘草6克。
“製法”水煎2次,取藥汁混合。
“功效”溫中化瘀,補氣升提。
“用途”適用於胃粘膜脫垂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