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即慢性肺原性心髒病的簡稱,是指肺組織或肺動脈係統的原發病變,使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負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後發生有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繼發性心髒病。在我國80~90%以上的肺心病是由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並發肺氣腫而來,其次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矽肺、結節性肺動脈炎等也均可導致肺心病的發生。本病常因呼吸係統感染而誘發本病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種症狀如長期性咳嗽、咯痰或哮喘外,主要是逐步出現乏力、呼吸困難,乏力和勞動耐力下降,並可有心前區疼痛和不同程度的紫紺缺氧現象。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會導致心力衰竭,以右心室衰竭為主。早期症狀與呼吸衰竭近同,但以後出現心悸氣短,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及紫紺明顯加重,伴有尿少、浮腫及腹水等。 本病中醫分為:①寒痰壅盛:咳嗽痰多,短氣喘息,痰白質稀,惡風易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治宜溫肺化痰,降氣平喘。②痰熱壅肺:咳嗽痰黃,不易咯出,身熱口渴,胸悶煩躁,大便幹燥,苔黃脈弦滑。治宜清熱化痰。③肺腎氣虛、痰濁壅盛:咳喘不止,動則尤甚,痰多質稀,腰酸腿軟,畏寒乏力,舌胖質暗、苔白滑脈弦細。治宜溫腎納氣,肅肺化痰。④脾腎陽虛、水濕浸漬:咳哨心悸,不得平臥,麵色晦暗,四肢冷,浮腫少尿,舌胖質淡、苔滑膩脈滑細。治宜溫陽利水,健脾化痰。

補陽還五湯

“組成”黃芪90克,當歸、赤芍各12克,川芎、桃仁、紅花、地龍各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補氣活血。

“用途”適用於肺心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補氣健脾活血湯

“組成”赤芍30克,當歸20克,丹參、益母草各25克,川芎、地龍、葶藶子、浙貝母、黃芪各15克,桃仁12克。痰稠不易咳出者加瓜蔞、前胡、桔梗;水腫嚴重者加豬苓、車前子。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活血化瘀,補氣健脾。

“用途”適用於肺心病心力衰竭。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通裏活血湯

“組成”大黃(後下)、地鱉蟲各15克,枳殼、川厚樸、桔梗、杏仁各12克,莪術3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通裏攻下,活血化瘀。

“用途”適用於肺心病急性發作期。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水腫者加茯苓皮、葶藶子各30克;痰濁壅盛者加半夏、陳皮各10克,茯苓12克,製南星9克;熱灼傷陰者加天花粉15克,玄參、麥冬各30克。

四君子湯加味方

“組成”黨參、茯苓、黃芪、補骨脂、丹參各20克,白術、法半夏各12克,淫羊藿15克,五味子、當歸各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健脾補腎,活血化瘀。

“用途”適用於脾腎兩虛型肺心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葶藶益心湯

“組成”葶藶子、太子參、黃芪各30~60克,桑白皮30~40克,法半夏、陳皮各10克,澤瀉、當歸、車前子、五味子、麥冬各15克,丹參30克。

“製法”上藥加水濃煎取汁300~400克。

“功效”瀉肺利水,益氣活血。

“用途”適用於肺心病心力衰竭。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溫服,7日為1個療程。

寬胸理肺湯

“組成”法半夏、茯苓各15克,全瓜蔞30克,薤白、杏仁、陳皮、桃仁、地龍各12克,炙麻黃9克,甘草6克。

“製法”小火水煎4次,將藥汁混合。

“功效”祛瘀化痰,寬胸理肺。

“用途”適用於慢性肺源性心髒病。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溫服,7日為1個療程。

強心活血湯

“組成”黨參、五加皮、鱉甲(先煎半小時)、黃芪各30克,麥冬10克,當歸、丹參、桃仁、紅花、遠誌各12克,蘇木15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養心,活血,化瘀。

“用途”適用於肺心病瘀血型。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麻桂款冬活血湯

“組成”炙麻黃、細辛各6克,桂枝、半夏、款冬花、白前各15克,陳皮20克,幹薑5克,板藍根、益母草各30克,當歸、川芎、赤芍、甘草各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溫化寒痰,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