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就是人們常說的急性腦血管病,也叫腦卒中,是當今世界範圍內令人矚目的重大疾病。近半個世紀以來,中風一直是發達國家居民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而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由於地理原因和居民生活習慣的改變,近十餘年來中風病已成為城鄉居民的第二大“殺手”。1998年,我國居民中風病的發病率在2‰左右,因該病死亡的人數農村為1.13‰,城市則達1.37‰,即每年我國有140萬入被中風病奪去生命,而且這些數據還在逐年增加。即使經過治療,幸存者中仍然有70%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因此,中風病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都很高,不僅嚴重地危害著人民的健康,而且對患者的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壓力。中風病一般發生在中、老年時期,尤其是60歲以後比較多見,以突然昏倒(也有部分病人不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說話困難等為主要表現,發病急驟,往往在24小時內達到症情的高峰。腦部血管的急性病理損害通常分作兩類,一類是出血性的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另一類是缺血性的中風,又稱為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
山龍血藤湯
“組成”生地10克,女貞子10克,山萸肉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地龍10克,山楂15克,桑寄生20克,雞血藤2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滋補肝腎,活血通絡。
“用途”適用於中風恢複期。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陰虛津虧加石斛15克,麥冬10克,葛根10克,痰濁阻竅加鮮竹瀝60克1、菖蒲10克,遠誌6克,眩暈血壓高加鉤藤30克,杭菊10克、黃芩10克;偏身腫脹,加黃芪15~30克、茯苓15克,肢體活動屈伸見靈活加路路通、絲瓜絡各10克,或豨薟草20克。
中風回春靈
“組成”熟地黃20克,山茱萸、巴戟天、肉蓯蓉、石斛各15克,石菖蒲、鬱金各12克,遠誌、茯苓、五味子各15克,僵蠶、全蠍各10克,膽南星、天竺黃各12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6周為一療程。
“功效”祛風化痰,開竅通絡。
“用途”適用於中風後遺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三蟲一藤湯
“組成”黃芪45~80克,當歸18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全蟲12克,地龍15克,水蛭9克,鬱金12克,丹參24克,川貝9克,雞血藤30克,桑枝15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活血,化痰通絡。
“用途”適用於中風後遺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仙龍寄生方
“組成”生芪12~30克,當歸12克,桑寄生30克,地龍12克,豨薟草12克,雞血藤15克,威靈仙12克,竹茹12克,木瓜12克,橘紅9克,川芎3克,白花蛇1~2條。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養血,活血通絡,佐以化痰。
“用途”適用於中風後遺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參芪活血湯
“組成”黃芪60~120克,人參10~20克,丹參20~30克,三七10~20克,當歸15~30克,赤芍10~20克,水蛭15~20克,甘草6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補氣活血,破血除瘀。
“用途”適用於中風後遺症。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補陽還五湯加減方
“組成”黃芪30~12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赤芍9克,地龍9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養血,祛風通絡。
“用途”適用於中風病在恢複期及後遺症期的氣虛血瘀型。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芪連溫膽湯
“組成”黃芪30克,黃連12克,半夏15克,茯苓10克,陳皮12克,枳實10克,膽星10克,竹茹10克,鬱金20克,厚樸12克,菖蒲3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清熱化痰祛瘀,調氣通絡。
“用途”適用於中風病恢複期之痰熱痹阻,絡脈空虛者。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兼有煩躁不安加蓮子心10克,梔子12克以清心除煩;兼有大便秘結加大黃6克以瀉下通便;兼有肢體脹痛加澤蘭30克,防己24克以清熱利濕通絡,活血消腫。
三黃補陽還五湯
“組成”黃芪30克,歸尾9克,紅花9克,桃仁9克,幹地龍12克,石菖蒲9克,炙遠誌5克,炒赤芍9克,全瓜萎24克,天竺黃9克,川連3克,生大黃45克(後下),丹參15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益氣活血,化痰祛瘀通絡。
“用途”適用於重度腦出血,穩定恢複期。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活血通脈湯
“組成”黃芪30~60克,當歸20克,丹參30克,葛根15克,地龍12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石菖蒲10克。
“製法”水煎取藥汁。
“功效”活血化瘀,益氣通脈。
“用途”適用於腦梗塞恢複期。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