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關係中的領導力探析(2 / 3)

科技創新力是經濟發展力的基本要素和強大支撐力量。一個科技強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利用科學技術的傳播和創新的擴散,可以有效地推動他者的發展和國際社會的共同繁榮,這既是國際號召力和領導力的有力催化劑,也是所有領導力要素的有效粘合劑。積極的科技開發和國際推廣戰略既有利於幫助他者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困難,更有利於國家影響力的提升,必須予以重視。鑒此,奧巴馬在2010年的國情谘文中大量闡述和展望了“清潔能源技術”和“清潔能源經濟”,強調美國必須“采取鼓勵措施提高能源效率,發展清潔能源”,“因為引領清潔能源經濟的國家將是引領世界經濟的國家。這個國家必然是美國。”

文化感染力,從純粹主觀的意義上說,文化就是“一個社會中的價值觀、態度、信念、取向以及人們普遍持有的見解”。文化是一個國家區別於他者的最典型的身份符號,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20世紀60年代初期,韓國和加納的人均GDP大致相等,30年之後,加納的人均GDP僅相當於韓國的十四分之一。已故美國著名學者亨廷頓將文化視為造成兩國懸殊的重要原因,突出地關注“文化的作用”。倘若一國的文化既有利於促進本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發展,又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這種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感染力就強,其吸引、說服他者在全球議程中附和、支持、追隨的能力就越強,就越有利於其國際領導力的積澱和作用的發揮。

國格魅力,在個體層次上,良好的人格特征是領導力的重要成分。沃倫·本尼斯就明確指出,“領導力就是人格”。他認為,領導者的人格魅力主要來自於精深的業務知識、深刻的自知之明和強大的說服力。領導者的人格魅力與其行動績效和行為過程之間是互相促進、彼此相長的關係,“當我們與他人協作、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承諾、與他們建立起良好關係實現共同的願景時,人格會繼續不斷地發展”。

同樣,國格魅力也是一國國際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國格,大多使用者從國家尊嚴的角度去定義,本文將其定義為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國家形象、國家能力和行事風格等要素在國際交往互動中凝結、抽象而成的品格特征。美國前總統尼克鬆曾告誡美國人塑造美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形成卓越的國格魅力的關鍵意義,“美國要在國外樹立新的模範形象,就必須在國內展現嶄新的麵貌。當世界人民期望著美國的領導時,我們不僅要使他們看到地球上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而且要使他們看到最美好的國家。美國人民勤勞、慷慨、誠懇;他們具有偉大的品質和精神。”美國的信念、自由民主、和平寬容,是其國格魅力的基礎,這些要素更能讓她在世界事務中具有號召力和領導力,反之,一個以滿身銅臭、頤指氣使、單邊主義為國格特征的美國,其國格魅力必然低下,其國際領導力必然被嚴重削弱。

新形勢下中國國際領導力的培育

2005年9月,時任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佐利克在紐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發表題為“中國往何處去?——從正式成員到承擔責任”的演講,正式定調要求中國做“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此後,有關中國必須承擔更大國際責任的討論便鋪展開來。2009年9月2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研討會”上,現任日本外相岡田克也甚至用了“以中國為首的亞洲”這個提法,他說,以中國為首的亞洲未來在世界上的作用將越來越大,21世紀是亞洲時代,日中兩國構築互補與雙贏的關係非常重要。希望與中國在全球變暖、能源、經濟等各領域加強合作,成為領導世界的重要力量。毋庸置疑,在新形勢下,中國麵臨著越來越高的國際期待,要積極地回應和管理它們,培育自己的國際領導力,推動全球問題的解決,應從以下方麵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