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貴州
貴廣高鐵 山海相連
2014年12月26日上午8時,D211次列車從貴陽站駛出,貴陽至廣州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旅行時間從22小時車程縮短至最快4個小時,貴州闊步邁進高鐵時代。貴廣高鐵全線總長857公裏,跨越黔、桂、粵三省區,共設21個車站,自貴陽北站引出,最終進入廣州南站,為雙線電氣化鐵路。該項目於2008年10月開工,總投資900多億元,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貴州、廣西、廣東三省區合資建設。
貴州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全覆蓋
2014年,貴州省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基本覆蓋到每一個縣,促進了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了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貴州省衛計委除了與各市州衛計委、省直屬各醫院簽訂目標責任書外,還建立督導機製,將對口支援工作督導考核情況列入對各市州和省直屬各醫療單位的年終目標考核評估內容。同時,貴州省還將該項工作作為醫院等級評審和城市醫院醫師晉升職稱的一票否決指標,進一步促進了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貴州公布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成績單”
近日,貴州省正式公布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成績單”。 “成績單”顯示分為四個大類。其中, 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方麵,71家貴州省直部門5月1日前公開了本年度財政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比上年增加20家,68家單位10月公開了上年度財政和“三公”經費決算,比上年增加18家。貴安新區樹立綠色新區新標準
綠色已經成為貴安新區的“主色調”。2013年,貴安新區被納入貴州省招商引資重點推介項目庫的71個項目,均把建設生態宜居環境放在優先位置。其召商引資簽約項目中,涉及大數據及關聯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等一係列“綠色”項目就占了80%以上。
貴州兩大水利工程納入中央計劃
夾岩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日前被列入中央計劃,總投資將達168.79億元,工程建成後將惠及262萬人。工程位於長江流域烏江一級支流六衝河中遊,以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並為區域扶貧開發及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總投資將達168.79億元。該工程建成後,將有效解決黔西北地區水資源調配能力不足的問題,解決工程區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和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貴州與廣東、廣西簽署口岸大通關合作協議
近日,貴州省政府與廣東、廣西兩省(區)政府在貴陽簽署了《黔粵進一步深化口岸大通關合作協議》、《黔桂進一步深化口岸大通關合作協議》。協議的簽署,將全麵推動貴州與沿海、沿邊口岸資源和信息的互補與共享,實現跨地區電子口岸合作和口岸通關一體化,把廣東(深圳、湛江)、廣西口岸的功能延伸和拓展到貴州。
貴州凱裏力推生態“綠”工程
近年來,貴州省凱裏市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國土綠化、天然林保護以及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等重大工程建設,至2013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4.5%,榮獲“全國綠化模範縣”稱號。
凱裏市依托通村水泥路建設、道路拓寬改造、民居環境綜合整治以及電網、通信、廣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等重點工程項目,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貴州司法人文關懷撫平創傷
自2012年以來,貴州省檢察機關共對270人開展了司法救助,發放救助金400多萬元。近日,貴州省檢察院又出台了《貴州省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對司法救助的適用範圍、工作程序等進行了規範。該省檢察機關建立了司法救助工作與社會保險、民政救濟、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法律援助等相關工作的銜接機製,將發放救助金與尋求其他社會救助相結合。
貴州兩萬多“德師”宣講中華傳統美德
貴州省已建成各類道德講堂3萬餘個,選聘“德師”25590人,以多種形式向廣大幹部群眾宣講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州省委宣傳部等部門於今年8月下發《關於加強德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已選聘的25000多“德師”中,有4300多名“德師”接受了培訓,這些“德師”活躍在各地“道德講堂”上,上講堂率達87%,有力推進了“德師”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