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及其成果解讀(1 / 3)

本刊策劃

作者:肖 曉

2010年5月24日至25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中美雙方圍繞共同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麵的中美關係,就事關兩國合作的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並達成重要共識。

本次對話共向外界公布了3份成果文件,簽署了8個合作協議,其中包括戰略對話的26項具體成果以及經濟對話4大成果。

一、本輪對話的特點

與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相比,本輪對話至少表現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焦點集中。本次對話的焦點有四:其一是穩定中美關係。建設積極合作全麵的中美關係,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核心目標所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發展長期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的7項主張。其二是促進經濟複蘇。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美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為推動世界經濟複蘇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本次對話中,雙方著重探討如何在繼續堅持刺激經濟政策、盡快擺脫“低就業複蘇”困境的同時,強化財政整頓,保持財政可持續性,防止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另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然是中美兩國麵臨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其三是反對保護主義。雙方都認識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勢必對世界經濟複蘇帶來負麵影響。雙方還就中美貿易平衡、改善雙邊投資環境、妥善處理經貿摩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多哈回合談判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其四是推進金融改革。從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始,推進金融改革就是雙方和國際社會關注的議題之一,本輪對話也不例外。

第二個特點,背景變化。其變化有三:一是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去年對話時世界經濟形勢仍舊嚴峻,前景不容樂觀,當前世界經濟已進入複蘇。二是美國經濟形勢變化。去年對話時美國經濟衰退,當前美國經濟正開始恢複性增長。三是美國國內政治氣候變化。去年對話時奧巴馬剛上任不久,正得民眾支持,當前奧巴馬政府的執政環境日益惡化,迫切需要外部支持。

第三個特點,首次結合G20機製。在雙方發布的經濟對話聯合成果說明中,“G20”被先後四次提及。這種提前溝通為6月下旬舉行G20峰會奠定了良好基礎。雙方重申,支持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讓其在國際經濟和金融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雙方同意共同努力,確保即將在多倫多,繼而在首爾舉行第四、五次G20峰會取得積極成果。這反映了中美在雙邊協調基礎上更加重視多邊協調機製的作用,注重雙邊機製與多邊機製的相互推進。

二、關於戰略對話

本次戰略對話包括如下主題:如何推進新時期中美關係;如何加強在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的協調合作;如何推進在國際體係變革和亞太地區合作機製等領域的合作。雙方還就經貿關係,衛生合作,海關合作,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合作,兩軍關係,聯合國維和,反恐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與深入探討。戰略對話共取得26項具體成果,重點如下:

(一)關於能源合作

主要成果:雙方簽署《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美國國務院中美頁岩氣資源工作組工作計劃》;簽署《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美國國務院關於綠色合作夥伴計劃框架實施的諒解備忘錄》;同意在《中美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繼續致力於相關領域的具體合作;發表《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聯合聲明》。

相關反應:據新華網報道,中美能源合作是本輪對話成果中的最大亮點,也是本輪對話中最具體、最務實的部分。在26項具體成果中,涉及能源的清單項目達10項之多。但也有分析人士提醒,中國不能輕易再走“以市場換技術”的老路。屆時,市場“讓”出去了,換來的可能會是過時的技術;清潔能源事關一國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中國要認清這一領域的長遠利益,保護好國內迅猛發展,但依然脆弱的清潔能源產業。

(二)關於中美關係

主要成果:雙方認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美關係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進一步上升。無論在推動世界經濟全麵複蘇和可持續增長方麵,還是在處理地區熱點、應對全球性挑戰、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麵,中美兩國都麵臨共同課題、肩負共同責任。雙方表示,將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麵的中美關係,並采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