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子文晚年為何不去台灣(1 / 2)

人物

作者:王 豐

(一)

風雨飄搖之際,蔣介石於1949年退居台灣,宋美齡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從美國假道菲律賓到台灣。稍早,蔣介石連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遠走美國,不再過問國民黨當局的政事。

一位長者曾經告訴筆者,1950年因寓居美國,常與宋子文在紐約友人寓所晤麵,一塊玩showhand(梭哈),從宋子文輸贏的情況觀之,宋子文晚年用錢非常謹慎,迥異於昔日傳媒攻擊他大發“國難財”,出手闊綽揮金如土的負麵形象。

新中國成立後,國民黨黨內出現各種追究政權崩潰禍首的聲音,孔宋家族自不免成為眾矢之的,在這股敵視氛圍下,孔祥熙、宋子文兩人盡量避免到台灣“拋頭露麵”。蔣介石重新登上“總統”大位之初,一度邀請宋子文到台灣。蔣介石在信上說:“國難日亟,希兄移至台灣,共濟艱危,為盼!”宋子文基於盛意難卻,曾於1950年3月,專程赴台報聘,短暫訪台數日。他當麵向蔣介石表示已無意仕途,堅決不再過問國民黨政務,隻想在美國安享晚年,含飴弄孫。

1952年10月,國民黨在台北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閉會之前宣布:“在此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後,中央委員會應舉辦黨員總登記,詳訂辦法,嚴加考核,分別去取。”於是,借著黨員總登記的機會,開除了包括宋子文、孔祥熙在內之重量級黨員黨籍。蔣介石似乎有意借此“大義滅親”,昭告其“勵精圖治”的決心。蔣介石真正目的,不過是要安撫黨內反對孔宋情緒,此舉並不影響蔣介石與孔宋家族之間的私人關係,畢竟裙帶關係是一輩子難以割舍的。

(二)

然而,真正造成宋子文和蔣介石關係疏離的,則是“吳國楨事件”、“孫立人事件”的接踵爆發。先是1954年3月,國民黨當局誣指吳國楨“背叛國家,汙蔑政府”,宣布解除吳國楨一切職務,並開除其黨籍。吳國楨原本是宋子文、宋美齡兄妹十分倚重的幹材。1955年10月31日,孫立人以“意圖兵變”的莫須有罪名,被國民黨當局撤除了一切軍政職務,並遭軟禁於台灣台中自宅。孫立人出身於宋子文擔任財政部長時期的稅警總團,堪稱宋子文嫡係人馬。

吳國楨、孫立人先後中箭落馬,導致宋子文更不願與台灣方麵密切往來。宋子文、宋美齡兄妹似已意識到,蔣介石當局之所以“破獲”吳國楨、孫立人事件,與蔣經國積極營造接班布局有某種巧合。跡象顯示,蔣經國相當忌諱孔宋家族在台灣“複辟”,借著吳、孫事件,正可斬斷孔宋家族在台灣滋生之根苗。

類似事件讓宋子文裹足不前,避免踏進台灣土地一步。1958年12月,台北兩家日報以小篇幅的版麵,報道了一則消息,報道稱:“前行政院長宋子文,可望在本年底或明年初返回,將在台北停留一短時期。”不多時,宋子文抵達香港之後,他隨即在香港和幾家媒體記者會麵,當眾表示,他從1949年至今,寓居海外已將10年,對政治已完全不感興趣,他這次到香港係處理私人事務,並與親友在香港過聖誕節,並無造訪台灣的計劃,更未肩負任何政治使命。果然,宋子文在香港勾留了二十幾天,旋即搭機返回美國。據香港記者事後轉述,67歲的宋子文,麵龐清臒削瘦,頭發半白,對複出政壇已經意興闌珊,如今隻想頤養天年,不再過問官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