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性化管理的複雜性(1 / 1)

競爭時代

作者:風 裏

心理學100多年來對於人性的研究,發現的人性定律可能不止100個,作為拋磚引玉,我總結其中幾條人性定律,從這些定律出發,領導者能夠理解人性化管理的複雜性。

人就是一個有機體,而且是一個脆弱的有機體,有其生理極限。

一天隻有24小時,員工的必要睡眠時間為6-8小時,依個體而異。24小時中,效率最高的時間不足3小時,絕非工作時間規定的8小時。其中,能夠創造價值的時間可能僅為平均每天1小時。

8小時以外和周末的時間如果被工作占用,產生的負麵影響包括:士氣低落、應付挫折能力下降、創造力下降、工作關係惡化、工作質量下降。公司若占用員工業餘時間,對於公司來說是一種直接損害,而非得益。

人跟其他高等動物相同,壓力產生動力。

沒有挑戰,員工會懈怠。因此,管理者必須嚴格要求下屬。壓力過大,員工會崩潰或者逃避。因此,管理者施壓必須有分寸。客戶帶來的壓力與上級帶來的壓力的總和,有一個上限,依個體差異而不同。當客戶壓力增加時,上級壓力應該減少。因此,麵對客戶的員工,應該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和獲得更多的內部支持(例如財務部門對銷售代表的支持)。

員工的安全感來自主觀感覺到的自身價值(即自己為公司所創造的價值),大於企業為員工付出的成本和投資。

員工主觀感覺到的自身價值,以客戶(包括內部客戶)認可或上級認可為主要線索。新員工缺少安全感,所以,會通過努力工作贏得客戶、同事、上級的認可,一旦他們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們就會產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不能滿足,就會開始抱怨。

人需要對生存環境的基本的控製感。

員工需要上級具有一致性或可預見性。管理者即使是一個靈活多變的人,也必須刻意避免在員工麵前反複無常。不僅如此,管理者還要與員工及時溝通公司狀況和策略。

人與其他高等動物不同,人有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者不要指望改造員工,員工的個性是長期養成的,短期之內,他的父母、配偶改變不了,管理者也改變不了。管理者能做的而且必須做的,是啟動員工的自我管理機製。

自尊,即自我感覺良好的需求,受到個體之間相互比較的影響。人在心理上歸屬於自己的參照群體。

員工越具有多樣性,對每位員工的包容能力的要求越高,對管理者的要求也越高。同質性團隊的效率高於異質性團隊。管理者應該盡量讓脾性相投的人在一起工作。

員工需要感到最低限度的分配公平,並且會在感覺不公平的時候,自行調整自己的工作行為。

例如員工感覺薪酬太低,於是會少出力;若感到無功受祿,則會加倍努力,以達到主觀感受到的公平。所以,管理者容忍一個無能的或不努力的員工,會降低其他員工的工作動力。他們會想:連某某某都能拿那麼高的工資,我再怎麼不努力都對得起公司。

人是非理性的動物,講道理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管理者不是不可以講道理,但是不可以通過講道理讓員工改變態度,特別是員工對他們自己的態度。員工永遠不會相信自己比別人差或者不稱職。“以情動人”的效果在多數情況下好過“以理服人”。(摘自《財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