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與想
作者:筱 陳
從《皇帝的新裝》中孩子講真話想到的
《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一直印在記憶深處,近日,有關講真話的話題不斷見諸於媒體,又讓我回味這個童話故事。心中也有了這樣一個疑問:麵對兩個騙子做出的什麼都不存在的“新衣”,內臣們一片叫好聲,站在街上和窗子裏的人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麵的後裙是多麼美麗!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最終,這一假象被一個孩子在人群中喊出的“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而戳穿,從而又引來了老百姓的附和聲。
講真話,為社會所倡導、所推崇。記得從小開始,無論在課堂、還是在家庭,老師和父母都教育要講真話。狼來了的故事讓我知道講謊話帶來的惡果。那麼,為什麼一個騙局由一個孩子來戳穿,而不是無論是從情商或是智商都超過孩子的大人。道理其實很簡單,孩子比大人天真,他不知曉“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一命題,而從皇帝直至百姓,都為這一命題所困。皇帝害怕自己是一個愚蠢的人而不配做皇帝而大加讚歎,內臣們因為害怕不稱職而不敢戳穿,站在街上和窗子裏的人因為不願意被認為愚蠢而不直言。唯有孩子,大膽地講出了真話。
我感動於這位天真無邪的孩子,說出了真話,說出了大人們不敢說的真話。但又有些許遺憾,這位天真的孩子大膽地講出真話前提是無知,無知使他無畏。然而,我更期盼的是有知者而能夠無畏。有知者無畏比無知者無畏難得多,因而也更可貴。
講真話,是要付出代價的。童話中,兩個騙子抓住了人們誰也不願付出代價,誰也不願意被人認為自己不稱職或者愚蠢。從這點上說,與其說是被騙子欺騙,不如說是被盲從與自私欺騙了。因盲從而被騙,人雲亦雲,盡管在一個非常清楚的事實麵前,還是屈從於這個荒謬的命題;因虛榮而被騙,不說,說明我稱職或聰明;說了,則變得不稱職或愚蠢;因利益而被騙,如果僅僅是被認為不稱職或者愚蠢也無所謂,最致命的是利益,皇帝擔心丟去權位、大臣們擔心失去職位。因而,皇帝、大臣和看台上的百姓從自身利益考量,最終表現出責任意識的缺失,喪失說出真相的勇氣。
講真話是一個社會的希望之所在、誠實守信之必須、公平正義之體現,生機與活力之所在。對於個人來說,講真話是一種責任,也是誠信的表現。要做到有知者無畏,拋棄“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陳舊觀念,講實情、說實話,不為個人利益困擾,不為個人得失所計。對於社會來說,必須創造講實情說真話的製度和氛圍,隻有讓講實情說真話者無後顧之憂,才能使實情得到真實反映,真話得到真實表達。而這一些,都是我們所期待的。
由一個孩子來戳穿那件本不存在的皇帝的新裝,應當說是對那個社會的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