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上市公司財務目標(1 / 2)

淺談上市公司財務目標

經濟研究

作者:張吉馨

【摘要】任何經濟活動都有其特定的目標,財務管理也一樣。本文從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相關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等多個方麵,分析了不同財務目標的優勢與劣勢。

【關鍵詞】財務目標 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利潤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

財務目標是財務行為運行的目的,是人們從事財務管理過程中希望實現的結果,製約著財務運行的發展方向。關於財務目標的理論研究曆經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相關利益者利益最大化(均衡)和企業價值網絡資源最大化等多個階段,總的趨勢是社會性在增強。財務目標有其自身的特征:相對穩定性、利益相關性、可操作性和層次性。站在不同的角度,對財務管理目標就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財務目標又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劣勢。

一、利潤最大化

企業是具有盈利性質的單位,時時刻刻都把利益放在首位。企業的利潤與財富具有直接的關係,企業的利潤越大財富也就會越多,企業的財富是企業的資本利用的條件。利潤最大化是經濟理論的傳統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夠反映當期的經營業績,便於衡量和考核財務管理的效績;符合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的根本要求;對股東和企業都是有利的。它具有如下缺點:沒有考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過於通用,不能有針對性地反映財務管理工作的業績;無法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利潤被人為操縱可能性大;沒有考慮風險和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企業為追求利潤將隻顧眼前利益不考慮公司長遠發展。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這種觀點認為,應當把企業的利潤和股東投入的資本聯係起來考察。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股份製企業發展迅速,每股資本收益最大化成為西方企業的財務目標。這種觀點反映了所得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投入產出關係,部分避免了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點,有一定的優勢:便於在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之間進行對比;能夠衡量不同時期股東資本運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股東投資者的利益。但是每股資本收益最大化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沒有體現出作為價值綜合管理的財務管理的特殊要求和特點,不能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可能受到會計核算的影響;沒有考慮債權人作為資本投資者的利益要求;沒有考慮投入資本以及股東獲取利潤的時間性和持續性,也沒有考慮風險因素;隻考慮股份製企業,沒有考慮非股份製企業。

三、股東權益最大化

這種觀點以美國為代表,認為股東權益通過股票的市價來反映,所以股東權益最大化也就是追求股票市價最大化。股東權益最大化需要通過股票市價最大化來實現,而事實上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不僅包括企業經營業績,還包括投資者心理預期及國家經濟政策、政治形勢等外部環境,帶有很大的波動性,易使股東權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標準和統一衡量的客觀尺度。股東權益最大化對規範企業行為、統一員工認識缺乏應有的號召力,沒有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權益。

四、股東財富最大化

企業的發展必然會帶來股東利益的增長,企業的盈利情況與股東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有人提出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目標。這種觀點的提出可以幫助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它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可以充分發揮企業股東的作用,部分克服利潤最大化的缺點,通過市場來評價財務管理工作的業績,具有客觀性;能夠通過資本市場把資本獲利能力與社會資本比較;反映了未來獲取資本報酬所包含的風險;能夠克服企業在追求了利潤上的短期行為。但股東財務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又存在如下缺點:由於股東財富的衡量用公司發行在外股票的市場價格與股票數量來計算,對非上市公司而言由於股票不上市交易,股票市價存在計量問題;同時,影響股票價格因素很多,有些因素並非公司所能控製,股票價格並不能真正反映股票價值;把不可控因素已加入理財目標是不合理的;它隻強調股東利益,未能考慮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容易引起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