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村級債務成因及化解對策(1 / 2)

村級債務成因及化解對策

財會探索

作者:孫會芬

【摘要】本文對村級負債的原因、如何防止不良債務產生及債務化解進行了闡述,主要分為二個方麵:一是產生債務的原因,二是化解債務的方法。

【關鍵詞】村級債務 成因 化解

農村村級債務問題,是當前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各級政府在農村財務管理方麵,強化措施,嚴格管理,確實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有些村集體支出仍然過大,入不敷出。

一、村級債務的形成原因

(一)村幹部思想不端正。部分村村幹部責任心不強,沒有把“廉潔奉公,執政為民”作為出發點,工作輕浮。另外,村幹部任職時間短,工資待遇低,做工作無長遠打算,對集體開支沒有精打細算,自己欠下的債務讓下一屆村幹部還。

(二)興辦企業所產生的債務。上世紀90年代,跟隨全國上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大趨勢,號召和鼓動大力發展村級企業,村級紛紛自籌資金或貸款發展村級企業。由於各方麵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場衝擊下,大多數村辦企業紛紛倒閉,而原來以村級名義的貸款都無法償還,加重了村級的債務負擔。

(三)公益性建設所產生的債務。主要是村級組織承擔了大量應由國家和各級政府負責的社會公共產品和公共事業發展的支出,超出了村級和農民的實際承受能力,因而產生大量債務。尤其是近年來,上級財政對農村公共設施建設事業投資,需要村級承擔配套資金,村級財力負擔加重,舉債建設成為普遍現象。

(四)由“統籌提留”及其它稅費拖欠產生的債務。2002年以前農民除交兩稅外,還需要交“統籌提留”。在征收這些稅款時,大多數農戶都能按時交納,但也有一部分農戶因家庭經濟困難,確實無力交納各種費用而逐年拖欠使村集體由此累積產生了不斷增大的債務,為按時完成稅費征收任務,村幹部隻能采取“墊、借、貸”手段而造成的債務。

(五)高息借債還債,造成債務膨脹。一些村經濟基礎差,底子薄,沒有收入來源,長期靠貸款來維持日常運轉,利息越滾越高,日積月累形成債務。要使村級正常運轉,無奈隻有向農戶高息借款。

二、有效化解村級債務的辦法

村級債務是農村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縮影,村級債務涉及麵廣,政策性強,工作量大,許多問題解決起來難度很大,如果方法欠妥或操作不當,就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因此而引發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辦法:

(一)搞好摸底清查,實行賬內管理。首先,每個村應搞一次債務清查,對賬內賬外債務的金額、發生時間、產生原因、經辦人逐筆進行登記,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報告。然後,把所有債務進行張榜公示,設立意見箱,接受群眾監督,群眾提出異議的,經辦人要及時給予解釋。其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討論每筆債務是否合理有效,是否應由集體承擔。最後,把村民已通過,並確實是因公發生的賬外債務納入集體賬,實行賬內管理;會議沒有通過的賬外債務由經辦人、負責人按相關責任分別承擔,集體不再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