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克思主義政府理論指導下的中國行政體製改革淺思(1 / 3)

馬克思主義政府理論指導下的中國行政體製改革淺思

高教研究

作者:李萬裏

【摘要】政府職能轉變是行政體製改革的重點和核心任務。行政體製的每一次改革都對中國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邏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起反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和社會利益結構也發生而來巨大的變換,這就要求我們的上層建築做出改變,行政管理體製作為上層建築中重要的製度和管理要素,也必須做出適合現階段國情的改變,才能夠有效的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體質改革 經濟基礎

一、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改革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曆史性變化。目前我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式總體是好的,但是麵臨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人均GDP從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重要的經濟發展階段,為避免落入“中等國家陷阱”,有必要推動包括行政管理體製在內的各個方麵的改革,將改革這個中國最大的紅利繼續深入下去。

行政體製改革是政治體製改革的一部分,是對政治體製改革的具體化,因此,為更好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提高黨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駕馭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必須對行政體製改革進行調整。

(2)研究的意義

如何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中,挖掘和梳理有關理論和論述,探尋中國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淵源,論證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依據,這是一種理論上的溯源和尋根,為正在進行的中國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和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創新。正是作為政治和經濟體製改革的連接點,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重要性也日益體現出來。

二、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政府理論及啟示

(一)學界對政府概念的界定

學術界對政府的定義和理解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是從廣義來界定政府的內涵。指國家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公共機關的總合,代表著社會公共權力。政府可以被看成是一種製定和實施公共決策,實現有序統治的機構,它泛指各類國家公共權力機關,包括一切依法享有製訂法律、執行和貫徹法律,以及解釋和應用法律的公共權力機構,即通常所謂的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就是國家的權威性的表現形式”

狹義的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政權機構中的行政機關,即一個國家政權體係中依法享有行政權力的組織體係,又可分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國家公共行政權力的象征、承載體和實際行為體。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政府自動行使行政權。一般我們使用狹義的政府概念。

在中國的政治現實中,政府“不單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上所言的行政機關,而是將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政黨(中國共產黨)都包括進去。”政府作為社會的公共權力的化身,應當把中國共產黨組織包括在其中。

(二)馬克思主義的政府理論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中,並無對國家和政府做出嚴格的界定,政府和國家的概念是不分的,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政府理論隻能沿用其對國家的定義。馬克思主義認為政府無非是國家意誌的體現“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國家是承認: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麵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麵。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麵,這些經濟利益互相衝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鬥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要有一種表麵上淩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衝突,把衝突保持在‘秩序’的範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於社會之上並且日益同社會相異化的力量,就是國家。”

國家從本質上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這是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必然得出的一個結論,恩格斯所說的公共權力,也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廣義政府概念,也就是各種國家權力機關,包括了軍隊、警察和法庭、監獄等組織和物質設施等等,在階級社會中,階級統治和階級壓迫是通過具體的公共權力組織和設施來進行的,即通過廣義的政府來執行和體現。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政府職能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