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人性化服務新模式的構建(1 / 2)

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人性化服務新模式的構建

理論研究

作者:閆健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黨的建設麵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一些黨員幹部中存在的精神懈怠、脫離群眾、能力不足、消極腐敗等危險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警覺。十八大政治報告中對黨的建設也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和要求,從思想理論建設、黨性教育和道德建設三個方麵入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關鍵詞】圖書館 服務新模式

長期以來,圖書館的經營模式主要以“重藏輕用”為主,片麵追求館藏量,漠視讀者的需求,很少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方便讀者、主動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服務意識淡薄。“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不濃,從而導致圖書館收藏文獻的利用率較低,違背了圖書館的初衷和宗旨。要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就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理念。

一、人性化服務理念的確立

人性化服務理念是指圖書館工作人員針對服務活動采取富於人情味的服務方式,重視人的尊嚴與價值,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讀者、關心讀者、與讀者溝通合作,建立一種親切、平等、相容的關係,體現圖書館對讀者的人文關懷,創造一種和諧、溫馨的文化氣氛。人性化服務是一種滿足人的需求的活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圖書館所提供的一切服務是通過圖書館的管理者和全體館員的各種實踐活動實現的,讀者感受到的人性化服務體現在具體的服務過程和服務效果中。

二、人性化服務方式的實施

良好的人性化服務必須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因為服務不是僵化的條文,也不是冷漠的循章辦事,而是麵對活生生的讀者,投入相當的情感和思考,對各種“規範”之外的需要,要給予富於人情味的關注和做出富於創造性的應對。

(一)重視館員的個人發展和自身素質的提高要營造一個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工作氛圍和空間,滿足館員的學習欲望和提高工作能力的需要。為此,要有針對性地舉辦定期或不定期的業務培訓,使館員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調整知識結構培養館員多方麵的能力,經常給館員提供對外交流的機會,使館員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

(二)營造溫馨寧靜的借閱環境優美、舒適、安靜的閱覽環境,不僅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陶冶情操,培養讀者的學習熱情。比如,室內采光要充足、色調淡雅柔和,放置一些花卉盆景既能淨化空氣還能美化環境;走廊和牆壁懸掛一些名言警句既能促人奮進,又能彰顯圖書館的特色。書架和桌椅的擺放要方便讀者,要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圖書館周邊可以種植一些花草樹木,安放一些名人的雕塑,既起到綠化的效果又給人以啟迪。

(三)實行藏書、閱覽、借閱三位一體的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務選擇和使用最方便、最簡潔、最實用,能夠最大限度滿足讀者需求的服務方式。如采用藏、借、閱功能一體化的開放式管理模式,增加讀者選擇的自由度,節省讀者的時間和精力,依托網絡係統,使讀者可以共享多個館藏資源,最大限度地延長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時間,保證開放時間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