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快行政管理體製改革
管理縱橫
作者:呂曉曦
【摘要】當前,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建立適應社會義市場經濟體製要求的社會主義公共行政體製為目標,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服務政府建設為切入點。“十二五”規劃從“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製機製、促進社會和諧”四個方麵闡述了我國未來五年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體製機製是謀求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體製改革是完善體製機製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體製改革,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行政管理 體製改革 政府管理 創新
當前,推進以政府轉型為重點的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如果能順利實現率先突破,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麵發展的巨大動力支持。行政體製改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所謂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謀求經濟、社會、環境幾個方麵的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基礎上的發展。這就要求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協調一致,統籌兼顧才能謀求這種和諧。而能完成這一任務的必然是行政管理體製的改革。隻有在行政管理體製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實現協調一致,統籌兼顧,否則談不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行政管理體製改革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的製度保障,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我們所處的這個新階段既是一個黃金發展期,也是一個矛盾凸顯期,機遇與挑戰並存,能否獲得發展,需要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製度支持。例如,推進國企改革,發展非公有製經濟,需要政府職能轉變,為各類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
一、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難點
1.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和改革的攻堅階段,行政管理體製改革成為製約各項改革的突破口和瓶頸,行政管理體製改革與各項改革的整體性和配套性更強了,難度也更大了。特別是在深化全麵改革的過程中,行政管理體製改革既關係到經濟體製改革,又關係到政治體製改革,處於改革的中心環節,因此如果行政管理體製改革不到位,各項改革就很難深入。
2.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對切身利益的關注度越來越強,這與政府能夠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形成矛盾。我們正處於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過渡期,在加快工業化的進程中,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期望值也不斷增強。但是,我國具有特殊的國情,人口多,底子薄,地區、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同時,由於財力有限,政府能夠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隻能逐步增加和提高,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也隻能逐步加快步伐。這種狀況,與人民群眾對政府的要求和期望值形成了反差。同時,人民群眾不僅要參與改革,也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希望盡快獲得看得見的物質利益。這就要求在推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過程中,處理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與眼前利益的關係,既要引導群眾參與改革,又要教育群眾著眼於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而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3.政府管理由以行政手段為主的直接管理的方式向主要以經濟的、法律的手段進行間接管理轉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徹底拋棄計劃經濟體製的束縛和官本位的思想,實現由政府主體向市場主體的轉變。其次,要改變運用行政手段直接幹預經濟活動的做法,變微觀管理為宏觀管理,主要運用經濟的法律的手段進行管理,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全麵實行依法行政。再次,要尊重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而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不斷加大改革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