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會在企業發展與文化建設中的主要推動作用
企業文化
作者:白海濤
【摘要】企業是國家最基本的經濟單元體,企業的目的和宗旨是為社會提供精良的物質產品。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成員在長期的生產、經營管理實踐中所探索和創造出來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行為規範和一係列管理製度的總和,是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提煉、培育形成並經全體員工認可和共同遵守的價值體係,企業文化體現了企業及其成員的價值準則、經營哲學、共同信念和凝聚力。
【關鍵詞】工會 企業發展 文化建設
一、企業工會參與和推進企業發展與文化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
(一)工會的基本職責是代表和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當前,特別是要提升工會在企業建設發展、參與幫扶過程中,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的能力,提升工會運用法律政策武器,維護員工權益的能力,切實保障員工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上級工會要積極支持基層工會幹部依法維權、大膽維權,努力替他們創造適宜的環境,提升工會組織整體維權工作水平。
(二)工會最大的責任就是幫助員工解決困難和問題。工會是員工的“娘家”。工會不僅要主動解決一些有困難員工的具體問題,還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前瞻性的具體工作,主動深入到工作一線為員工排憂解難,開展困難員工愛心互助活動。
(三)企業工會是企業的重要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元素,做好企業工會工作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是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的需要,是推進工會整體工作創新發展的需要。企業工會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推動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切實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作用,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維護員工合法權益,把服務和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同組織、教育引導員工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員工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
二、當前企業發展與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一)企業生產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企業一方麵得到了長足發展,一方麵又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和最基本條件。如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如何恢複和保護好環境,是企業當前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環境的範圍涵蓋麵極為廣泛,從大的方麵分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企業可以細化為員工的工作環境、居住環境、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等等。
企業發展必須以實現安全生產和經濟增長為基礎,圍繞推動跨越發展,推進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開拓市場領域,推動綠色發展、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是當前企業發展的重點目標和任務。
企業的根本資源來自社會,因此企業更要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法規,努力增加就業平台,穩定就業崗位,認真履行經濟責任,深化改革,加強管理,調整發展戰略,完善體製機製,增強創新能力,加強風險防控,做好環境保護,認真履行對員工的責任,善於利用工會組織引導員工,善於發揮工會作用服務、維護員工利益,善於通過工會工作調動員工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權益雙贏。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企業文化建設是員工隊伍凝聚力的需要。
企業的根是員工的心,員工隊伍的素質和積極性、創造性是企業的生命。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一種粘合劑和催化劑,通過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豐富員工文化生活,改善員工工作環境,教育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養成團隊精神,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2)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企業文化是高級形態的企業管理手段,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了企業管理的標準化、製度化和規範化,企業文化既是企業管理不斷進步的產物,也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三)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企業文化建設需要企業黨政、工會、員工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完善、發展,企業工會是企業與員工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隻有“雙向”參與,才能實現“雙贏”,才能創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工會幹部要進一步強化創新意識,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善於從政治的角度認識和處理問題,不斷提高服務廣大員工群眾、服務基層單位的能力,認真把工會的各項工作提升到一個新水平。企業文化是一種高層次的管理手段,是企業加快發展的最經濟的戰略資源。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科學整合企業生產要素,引導企業形成共同價值觀,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企業,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員工信念、道德和心理這三種力量形成了企業文化的另外一些特點,這是企業戰勝困難,取得戰略決策勝利的無形力量。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尋求更科學、更係統、更完整的管理體係。企業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機製,企業要保持平穩和持續發展,必須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