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冬季篇(11)(2 / 2)

[宜忌]適宜正常人或病後體虛者調養之用。

太白鴨

[材料]肥鴨1隻,枸杞15克,三七9克,瘦豬肉100克,小白菜心250克,麵粉150克,普通湯1000毫升,鹽5克,料酒5毫升,味精3克,胡椒粉3克,蔥5克,薑5克。

[製法]首先將鴨宰殺,煺去羽毛,剁去嘴殼,下入湯內煮透,撈出在涼水內洗淨。枸杞洗淨,三七6克砸碎、3克研成粉末,豬肉剁成肉泥,小白菜心洗淨,燙後剁碎,麵粉用水揉成麵團。

蔥少許切碎末,其餘切段,薑切片,再搗少許薑汁;將枸杞、三七、蔥段、薑片放入鴨腹內,把鴨子(背朝下)放入壇子裏,注入湯,放料酒、胡椒麵,再把三七粉撒在鴨脯上,用一張大綿紙浸濕封平壇子口,上籠武火蒸爛,同時,將剁好的肉泥盛入容器內,先用少許清水調散,加鹽、胡椒粉、味精、料酒、薑汁攪成餡,再加小白菜心和勻。麵團擀成餃子皮,包20個餃子下開水煮熟,同時從籠裏取出鴨子,加點味精,並將餃子撈入湯盆內即成。

[用法]可佐餐,亦可作主食。

[功效]大補氣血。

[宜忌]適用於身體虛弱、大病後恢複期。健康者吃後亦可強壯身體,延年益壽。

桂圓蓮子粥

[材料]桂圓30克,蓮子30克,紅棗10枚,糯米60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蓮子去皮、心,紅棗去核,再與桂圓、糯米同煮粥,加白糖適量調味即成。

[用法]每日晚溫熱服食。

[功效]補養心脾,健腦益智。

[宜忌]適用於心脾兩虛之智力減退者。腦力勞動者尤為適宜。

節令美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詩,字數不多,卻把我國人民歡度佳節的熱鬧場麵生動地勾勒了出來。

詩中屠蘇,指的是屠蘇酒,是過去春節時人們的必飲之物。它是一種古老的防病習俗,宋代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說:“除日驅儺,除夜守歲,飲屠酒”。驅儺,即驅除瘟疫。因為冬末春初為傳染病的多發易發季節,瘟病會給人們健康帶來很大危害。所以,一進臘月人們便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驅瘟防病活動。除日,百姓聚在一起擊鼓驅疫,各家各戶都要飲服預防春瘟的藥酒,即詩中講到的屠蘇酒。

一般都在除夕夜,或將要邁入新歲時以及元旦時飲用屠蘇酒。飲屠蘇酒與其他酒不同,應先幼後長,年歲最小的先飲,最後為家中最長者。據說是因為年幼者過年增了一歲,應當賀之;年長者過年卻又衰老了一歲,故要最後飲。唐·盧工《除夕》詩有雲:“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詠的便是這一民俗。蘇轍也有“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句。當然衰老是自然規律,隻要注意防病保健,積極預防各種老年多發病的發生,便可以益壽延年,正像明代陳獻章在《元旦試筆》中所詠的“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新春開始,萬象更新,氣象更發。人們寄希望於新的一年,飲屠蘇,寄言誌,或祈祝合家歡樂,健康長壽,人口平安;或抒發胸意,以表情懷。

屠蘇,又名“屠酥”、“酴酥”。屠蘇為一種草名。《通雅·植物》中說:“屠蘇,闊葉草也。”在古代有屋中繪畫屠蘇的民俗,即“繡棱畫屠蘇”,後來人們便將繪有屠蘇的房子稱作“屠蘇”。相傳,屠蘇主人能製一種防病除瘟的酒,後人便稱這種酒為“屠蘇”酒。其實,屠蘇酒是一種除瘟祛病的保健酒,據說是醫聖孫思邈留傳下來的。宋代名醫陳元擇在《三因方》中已有關於屠蘇酒的配製內容的記載:由中藥大黃、桔梗、白術、肉桂、烏頭、菝葜、蜀椒七味藥組成。後來加入了防風。屠蘇酒對防治春瘟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大黃有導滯之功,可排除各種滯濁之氣,被譽為導滯之將軍。桔梗能開提肺氣,清除肺熱,祛疾利咽。白術可健脾去濕,健脾胃、利水、解熱,久服可益壽延年。肉桂乃散寒溫中藥,補命門之火,治沉寒痼冷之疾。蜀椒是溫熱之品,散寒去濕,解鬱結,消宿食,還有殺蟲功效。菝葜可利小水,消腫毒,驅毒腐。防風可治療諸風,可祛風,善治頭痛以及四肢酸痛。用這些藥配成的藥酒,可協同諸藥之效,對春瘟有極好的防疫作用。因春節飲屠蘇已形成民俗,屆時舉國上下同時進行,必可將傳染病的密度大大降低,可有效地控製春瘟的暴發和流行。如今,日本仍然保留著新年飲屠蘇的習俗。

古時春節還有飲椒柏酒的習慣。即將花椒、柏葉浸泡在酒中製成一種保健藥酒,在除夕、元旦飲用。北周詩人庾信在《正旦蒙趙王賚酒》詩中說:“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講的就是古時人們新春佳節防病除穢的美好願望。飲椒柏酒時,還要有新年祝詞,稱為“椒柏頌”。“守歲阿戎家,椒柏已頌花。”詠的即是這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