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很講究技巧的技術,是一種高級的運動形態,是用人手治療疾病的基本手段。按摩技巧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因此必須重視按摩技術的研究和使用。
有人認為按摩隻需有力氣就行,甚至認為力氣越大越好,在治療中妄用蠻力,動作生硬粗暴,強拉硬搬,把病人搞得痛苦不堪,甚至造成不良後果。因而這一看法是十分錯誤和危險的。
強調手法技巧並不是說手法操作時不需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說力的運用必須與手法技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即通常所說的“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力量是基礎,技巧是關鍵,兩者必須兼有,缺一不可。
體力充沛,能使手法技術得到充分發揮,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如果體力不足,即使手法掌握得再好,但運用起來就有力不從心之感。因此,學習按摩療法,就必須了解按摩常用手法及技巧。
按法
按法是用拇指或掌根等部按壓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深壓撚動。以拇指端或指腹按壓體表者,稱為指按法;用掌按壓者,稱為掌按法。
健康物語
按法有安心寧神、鎮靜止痛、開通閉塞、矯正畸形的作用。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及穴位。常用於心絞痛、胃脘痛、腹痛、筋骨勞傷等症。
摩法
摩法是用手掌掌麵或食指、中指、無名指指麵附著於體表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環形的有節律的撫摩。
一般將掌麵撫摩者,稱為掌摩法;指麵附著於一定部位之上者,稱之為指摩法。
健康物語
運用摩法要注意肘關節微屈,腕部放鬆,指掌自然伸直,著力部分要隨著腕關節連同前臂作盤旋活動,用力自然,每分鍾120次左右。摩法不宜急,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本法刺激輕柔緩和,是按摩胸腹、脅肋部常用手法。常用於脘腹冷痛、食積、脹痛、厥心痛、肺氣腫、氣滯及胸肋迸傷等症。有理氣和中、消積導滯、行氣和血、消瘀散腫等作用。
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麵、大魚際或小魚際部分著力於一定部位上,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擦法操作時腕關節要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相平,手自然伸開,注意著力部分要緊貼皮膚,但不能硬用壓力,以免損傷皮膚;擦時應直線往返,用力要穩,動作要均勻連續,一般速度每分鍾100~120次。本法刺激柔和、溫熱,適用於胸腹、腰背、四肢。常用於脾胃虛寒所致胃脘冷痛、頸項酸、手臂僵硬麻木等症。
滾法
滾法分為側掌滾法和握拳滾法。
通過腕關節的屈伸、外旋的連續活動,使產生的力持續作用於治療部位上,稱之為側掌滾法;握拳,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二指關節凸起部著力滾動,稱之為握拳滾法。
健康物語
滾法壓力較大,接觸麵較廣,適用於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豐厚的部位。滾法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緩解肌筋痙攣、增強肌筋活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疲勞等作用。常用於風濕疼痛、麻木不仁、肢體癱瘓、運動功能障礙等症。
推法
用手掌或手指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擠患者肌肉,叫做推法。
操作者放鬆上肢,肘關節微屈下垂,腕關節自然微屈,拇指著力,以螺紋麵螺旋式向前推動,向後回旋,壓力均勻,一推一回,動作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