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家庭按摩的常用手法與技巧(2 / 2)

健康物語

運用推法要注意推時用力要穩,速度要緩慢,著力部分要緊貼皮膚。本法可在人體各部使用。常用於外感頭痛、神經性頭痛、脾胃不和與風濕疼痛等症。有消積導滯、解痙鎮痛、消瘀散結、通經理筋、消腫活血等作用。

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貼在患者皮膚等有關部位、壓痛點或穴位處不移開,進行左右、前後的內旋或外旋揉動,使施治部位的皮下組織隨著施治的指或掌轉動的方法,叫做揉法。

健康物語

運用本法要注意手腕放鬆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一起作同旋活動,腕部活動幅度可逐步擴大,壓力要輕柔,一般速度每分鍾120~160次。本法有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等作用。

搓法

搓法是用雙手的掌麵挾住一定部位,相對用力作快速搓揉,並同時上下往返移動。運用搓法要注意雙手用力對稱,搓動要快,移動要慢。本法具有調和氣血,舒筋通絡的作用。適用於腰背、脅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為常用,一般作為推拿治療的結束手法。

拍擊法

用虛掌拍打患者身體表麵的方法稱為拍法。用虛拳、掌根、掌側、小魚際扣擊患者身體表麵的方法,叫做擊法。因為兩者動作相似,故合為拍擊法。

健康物語

操作者腕關節的活動要靈活,用力要輕巧,有彈性。雙手進行時,動作要協調。

拍法適用於頭、肩、背、腰及四肢;擊法用力較拍法重,可達肌肉深層、關節和骨骼,主要用於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臀部、大腿和腰骶部。

抖法

抖法是用雙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遠端,微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的上下顫動,使其關節有鬆動感。運用抖法時抖動幅度要小,頻率要快。本法可用於四肢部,以上肢為常用,常與搓法配合,作為推拿治療的結束手法。本法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鬆解粘連、疏理肌筋、滑利關節的作用。常用於急性腰扭傷、椎間盤突出,以及肩和肘等關節的功能障礙。

搖法

搖法是用一手握住關節近端的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遠端的肢體,作緩和回旋的轉動。搖法根據所搖部位有頸項部搖法、肩關節搖法、髖關節搖法、踝關節搖法等。搖法用力要柔和,不可使用暴力和超過生理限度。本法適用於四肢關節及頸項等。有滑利關節、增強關節活動功能的作用。常用於關節強硬、屈伸不利等症。

掐法

用手指甲尖,在患處一上一下重按穴位,或兩手指同時用力摳掐,同時又不刺破皮膚的手法,叫做掐法。

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如臨床急救常以指甲掐來代替針,為了避免刺破皮膚,要掌握好指力,或在掐穴處墊塊薄布,為增進療效,緩解疼痛,掐後再輕揉一會。

撚法

用拇指與食指末端捏住施治的部位,著力於對合的左右或上下或前後的旋轉撚動,稱為撚法。

健康物語

操作者腕部要放鬆,動作要靈活連貫,用力要柔和,不可呆滯。撚動時,拇指、食指的搓揉動作要快,頻率為每分鍾200次左右,但移動要慢,即所謂緊撚慢移。

撚法刺激量較輕,一般適用於四肢小關節,具有滑利關節、暢通氣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