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夢大約持續5分鍾。夢的內容與白天發生的事情可能有聯係,也可能沒聯係。每做一次夢,時間都比前一次稍微長一些,並逐漸使人興奮。如果一夜睡眠6個小時,大約做4個夢。
研究人員在腦電圖上觀察到睡眠最好的人每晚也要醒10~15次。不同的是,睡眠好的人幾秒鍾又睡著了,之後不記得自己醒過。反之,睡眠差的人,醒來之後,重新入睡的時間長,並且能回憶起來。
對一般睡眠者而言,睡眠的整個過程是很平靜、屬於被動性的,很難覺查出繁忙的大腦進行的活動。
但是,在睡眠實驗室,腦電圖清楚地記錄了大腦的活動狀況。
腦電圖紙記錄的腦電波表明,睡眠時大腦細胞仍在工作。大腦看上去像是菜花的頂部,呈灰色、觸及時感到濕而軟,有15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長長的神經纖維與其他神經細胞相連,像是縱橫交錯的總機接線板。光、聲、味、快樂和痛苦的信息以驚人的速度通過連接進行反射。在幾十億個細胞中,貯存著記憶、信念、理智等所有情感因素,由它們幫助塑造了每個人的個性。還有,由神經細胞組成的中樞控製著人體的功能,如呼吸、心跳、視覺、語言以及行走和睡眠。
4.分析早晨,技術人員將你身上的電極拿掉,讓患者再填寫一份問卷,內容是晚上睡得如何,患者認為睡著了多長時間,睡了幾個小時,是否願意在家裏睡覺等等。問卷目的是把患者認為發生的事情與實際記錄數據進行比較。
在一些事例中,病人真實感覺到的事情與實際發生的是不同的。通過問卷,重要的是了解患者究竟睡了幾個小時,不是像患者自己感覺的睡了7個小時或4個小時,或感覺一點也沒有睡著。
睡眠專家要仔細整理晚上所做的記錄內容。每個病人的記錄紙大約1000頁,重量約9千克。睡眠專家和技術人員把整夜記錄歸納成摘要和圖表。他們要了解患者用多長時間睡覺,不同的睡眠期有多長,什麼時候做夢,什麼時候不做夢,是否打呼嚕,腿或胳膊什麼時候抽動,呼吸是什麼類型,是否與醒來的時間有關等。接著,與患者交談所發現的問題。
一位病人來診所,訴說幾個月來沒有睡覺,沒有合過一次眼。然而在實驗室,記錄到他每天晚上實際的睡眠超過3個小時。
有一位50歲某單位傳達室的看門老大爺,他說他在過去5年裏沒有睡過覺,沒有閉過眼。晚上休息6個小時,但是沒有睡,任何時候都知道發生的事情。每晚起床4~6次去洗漱間,準備快餐,或者到處走動。他說晚上大多數時間在躁動、轉悠。的確,由於不休息,他的妻子長期以來與他分居。妻子證實他晚上起床好多次。但是,她也說有時能聽到他輕微的呼嚕聲。但是,這位老大爺自己堅持認為5年來一分鍾都沒有睡過。
他還說白天感覺很好,精神充沛,感到相當快活。如果沒有睡眠,這是不可能的。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他觀察了3個晚上。第一天晚上,讓他躺在床上,沒有任何幹擾。多導監測儀監測到他有5個半小時睡眠。他的確起來過,到處走動了幾次。早晨問他睡得如何,他回答,沒有合一次眼。
第二天晚上,根據腦電波形確認他在睡覺時,通過對講機叫他至少15次。有時,必須叫他四五聲才能把他叫醒。
然而,每次他都聲稱,第一次叫他時就知道,他是完全清醒的。
第三天晚上,征得他本人同意,在他上床後研究人員與他交談、讓他做智力題,使他保持清醒。他聲稱,前兩個晚上與以前在家裏沒有任何區別。但是第三天,他感到相當累、煩躁、易怒。很明顯,前兩個晚上他睡了相當長的時間,而在第三天晚上卻一點沒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