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星辰變 第二十五章 助此道人悟陰陽(1 / 3)

魔神以步步生蓮之法帶著張三豐向山巔而去。道符顯化蓮花上,張三豐好奇一問:“這步步生蓮怎麼像似實物?”魔神莞爾一笑:“本就是蓮花,你還想怎的虛實?”

見張三豐先怔後思,魔神也不解釋,隻是道:“你看我這步步生蓮武道小神通,可為大道?”

“騰雲禦氣,步步生蓮,是無上法,無上神通。”張三豐回過神來,答道。

法為枝葉,不過旁枝末節,張三豐虛活百年,見識廣博,便是少林六神通也見識過,雖足神通不比蓮花朵朵,步履虛空,但也不甚希奇,一切都是天地運用,師法天地,才是大道根源,他有此念,才能成為大宗師,開辟一代江山。

魔神含笑,所謂大宗師,可不是大唐裏四大宗師之流或其他修為通天武者。

古往今來,大千位麵,凡能開辟一代武學體係,皆可稱宗師。這無關實力,而是武道的業位,與仙道、神道業果業位各具玄妙,互有優劣。

每一個位麵開辟之初,誕生至此,光陰奔流,而逝者如斯,天才絕世,才華橫溢者雖不甚多,但也能有數百千餘,但能為大宗師者,無論文武,皆是寥寥。

君不見文壇唐宋,詩詞歌賦文章千古傳頌者有幾何?可稱大家者幾何?又觀少林寺傳承千年,七十二們絕技多為何人所創?

能開前人未有之先河,別處樞機,自成一體,流傳千古者,皆為大宗師。

奇才天才與大宗師是不同的,大宗師便如巍峨的山脈,洪荒的不周,既無異峰險奇,亦無幽穀別處,通體渾融,無凹無凸,無增無減,無生無滅,雄厚壯闊。而奇才天才則是異峰突起,某一處可能要高過大宗師,但挺拔有餘,厚重不足,便同世俗暴富,是以奇才或可創出一門絕學大放光彩,名揚天下,然開創武學體係,流傳千古,卻是任何奇才天才都做不到的,他們除了個別,自當隨著時光洪流,消逝在長河。

便是陳雲,亦是在功參造化,無量法則武道精義加上玉簡真神,才演化出一套無缺修至金仙的修行體係,從此可窺開創武學一係,絕非隻是紙上談兵。

也正是因此,魔神才不枉千裏而來,為尋這老道。縱觀諸多武俠位麵,如獨孤、無涯、寧道奇、秋水、南宮問天,帝釋天,都是一等一絕世難尋之才,天資卓越,便是天下才一石,他們便可算占了八鬥,然如此,也終究不可長久,不過也是曇花一現,隨波而逝。

無論獨孤的九劍精妙絕倫,無物不破,但無築基武功,不成體係,且要求太高,非資質悟性巨臻上乘這不能學。至於逍遙之北冥,無相,至尊功,更是一代所創,流傳下來,便是後人也未能達到先人境界,連脫出其桎梏也未能,更不能相提並論。

算起帝釋天徐福,或可勉強算是半個,學萬家武學,成聖心訣,不可謂超凡武功,隻是終究強差一籌,隻落得泯於天地的下場。

換言文壇,又何嚐不是如此!幾百年來,浩浩然如鴻儒羽士,大才良相,唯有唐宋稱尊,八人成名,何也?獨樹一幟,開創先河,才能稱宗師。

天下各行各業蓋莫如此,

紛紛擾擾,熙熙攘攘,皆為生計矣,能達常人之所不能達,成常人之所不能成,便是其中妙理。

若非如斯,魔神此刻早已遠上西域,那還會上這非真武不足以當的武當山!

大宗師,武道至位也,渡其成道因果幹係大如天穹,魔神怎能不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