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長生訣(1 / 2)

萬老爺子的葬禮可以說是風光大葬。

不但萬家養回來了。萬家窪子所有在外的人,除了上學的學生之外全都回來了。

已經在外雲遊十年的釋智善大師也回來了。

鄉裏的書記鄉長全都來了,甚至連縣委書記張澤石都親自來了。

張澤石在八年前還是縣裏麵主管衛生教育的副縣長。那時候他剛剛30多歲,是整個沙河市裏麵最年輕的的副縣級領導,風華正茂,萬家養考上了清華大學,可以說是在沙河市的曆史上唯一的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分數高達747分。張澤石還自掏腰包,獎勵了萬家養1000元錢。並且鼓勵他說學業有成的時候,回來建設好自己的家鄉。

8年來,當年的副縣長已經成了縣委書記,不過那一頭的黝黑頭發也已經鬢角泛白。額頭也有了深深的皺紋。看來他這個縣委書記也是十分的操勞啊。

不過由於時機的關係萬家養和張澤石並沒有怎麼交流,萬老爺子下葬之後,張澤石就離開了。不過,張澤石的座駕,那一輛北京213卻非常不幸的斷軸了,萬家養貢獻出了自己的陸地巡洋艦,並約定改日拜訪張澤石,互相留下了各自的聯係方式。

一切歸於平靜。對於萬老爺子的離開其實大家都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老人家已經90多歲了。

萬家養的滿懷傷痛卻是難以發泄的,他覺得自己非常的不孝順,一直以來為情所困,流蕩在都市的高樓大廈之間,竟然沒有見到老爺子最後一麵,他有點無法原諒自己。

夜深了,萬家養甚至都沒有吃飯,一個人呆呆的坐在萬老爺子給他蓋的二層小樓裏麵。

萬恒山告訴他,這棟小樓是萬家養走了之後,老爺子就開始準備蓋的,一石一瓦的足足蓋了8年,直到去年才竣工,用萬老爺子的話說,這是給自己的大孫子準備的結婚的房子。

可惜房子改好了,老爺子的身體也不行了。本來萬恒山是要通知萬家養的,但是被老爺子攔住了,說是不能耽誤了家養娃娃的事業。

想起老爺子當年的一點一滴宛如就在眼前,萬家養的心情鬱結到了極點。

在堂屋的椅子上坐了也不知道幾個小時,眼看已經是天色大黑,看了下表,已經是8點多了。萬家養悄悄起身,決意去大佛寺看一下釋智善大師。主持完萬老爺子的葬禮之後,釋智善大師也直接回了大佛寺。萬家養知道他遭逢老友去世,縱是修為再高,恐怕心情肯定也是有影響。

萬家養出了家門,沒有發出一點聲息,因為貧窮,山裏人也沒有什麼娛樂的節目,睡得早,整個萬家屯子已經是漆黑的一片。萬家養沿著上山的路向大佛寺走去。

大佛寺在海拔1200米的山上,不過這山路的距離隻怕不下20裏地,饒是現在萬家養已經內功初具,體魄超人,這到了山頂也用了將近一個小時,額頭見汗。

由於年久失修,沒有什麼香火錢大佛寺的寺門早已經損毀了,萬家養直接進了寺內。將到大殿的大廳時,隻見大廳上一人背負著雙手,不停步地走來走去。

黑暗朦朧中見這人身長背厚,步履凝重,正是釋智善大師。萬家養立在門前,不敢走動,心知釋智善必然是因為老友去世,心情不好。隻見釋智善大師走了一會,仰視庭除,忽然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筆一劃的寫起字來。

釋智善大師文武兼資,吟詩寫字,當年萬家養便是是從他習字練武,司空見慣,也不以為異。萬家養凝足目力順著他手指的筆劃瞧去,原來寫的是“喪亂”兩字,連寫了幾遍,跟著又寫“荼毒”兩字。

不由的心中一動:“師父是在空臨‘喪亂帖’。”他自幼在釋智善大師的教導之下是潛心學書,真草隸篆,一一遍習。這時釋智善大師指書的筆致無垂不收,無往不複,正是王羲之“喪亂帖”的筆意。

這時他看到釋智善大師以手指臨空連書“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這十八個字,一筆一劃之中充滿了拂鬱悲憤之氣,登時領悟了王羲之當年書寫這“喪亂帖”時的心情。

王羲之是東晉時人,其時中原板蕩,淪於異族,王謝高門,南下避寇,於喪亂之餘,先人墳墓慘遭毒手,自是說不出滿腔傷痛,這股深沉的心情,盡數隱藏在“喪亂帖”中。

《喪亂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8行62字,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縱28.7厘米,橫58.4厘米。在聖武天皇時期傳入日本。曾經於2006年3月於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