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大禮包(2 / 2)

可是島城市這麼大麵積,靠走,能提高多少見警率?說一千道一萬,鄭永忠覺得,得自己想辦法解決警車的事兒。

怎麼解決?很快鄭永忠心裏就有了想法。可是他這個想法不好明說。

別看鄭永忠看上去像個大老粗,可是在官場浸淫多年,說話的藝術也學了不少。就比如……這次下發的文件。

西城分局的鄭局長,從市局老同學那兒得到的有用信息是:領導希望幾個中心城區的分局想辦法跟市內企業聯係,讓企業捐一批警車,同時,最好避開駕校、洗浴中心之類的容易讓人聯想的企業。

放下電話,再看一遍桌子上的文件,鄭局長終於回過味兒來了。

關鍵信息都藏在文件的第二和第三點裏。第二點裏,強調把錢“先撥給幾個經濟實力相對差的分局”,那麼什麼是經濟實力相對好?無疑就是轄區內企業實力強啊!

轄區內企業有錢,才能讓他們捐警車啊!企業要是窮得叮當響,總資產不過百十萬,你好意思跟他們要警車?

再就是第二點裏的另一句話:先送炭,後添花。

這句裏的意思可就深了。

可以理解為撥下來的經費,先給特別缺警車的分局,再給一般缺警車的分局。順著字麵意思,這麼理解肯定沒問題。

可是呢,你要是了解了這次經費受阻的背景,你還可以這麼理解:市局領導現在很頭疼,需要各分局出力表現,找企業捐警車。你們幫我弄來警車,給我雪中送炭,以後我就給你們錦上添花。

至於怎麼錦上添花?

看第三點提到的年底考核。

隻要年底考核特別出彩,來年有機會,升個半格也不是特別難的事情。

不要小看升半格,在官場,很多時候,誰要是能提前升半格卡住位,隻要不中途落馬,十年後回頭再看,這半格就是拉開距離的關鍵。

想通了文件裏隱含的意思,鄭局長心說:當個官真他娘累,都是姓鄭的,年紀差不多大,怪不得人家是正廳級,我是副處級呢。這水平的確是有差距啊。

在心裏感慨了一會兒市局鄭局長的說話水平,分局的鄭局長轉而思考怎麼應對眼前的局麵。

忽然,鄭局長的腦子裏亮光一閃。有了!

郭蘇家啊!

郭蘇家現在位置不穩,無非因為年紀輕、資曆淺,加上在局裏還沒有成績,自己也不好幫他說話。

現在機會來了!讓郭蘇家出去找企業拉讚助。

拉來讚助,郭蘇家就有了成績,自然能堵住上上下下同僚的嘴,鄭局長自己跟上頭也有了交待。

而且在各方看來,不是我不幫你,我給了你表現的機會,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了。

可是萬一郭蘇家拉不來讚助怎麼辦?

嗬嗬嗬,不是我不給你機會,是給你了機會你沒做到,怪不得我嘍。

鄭局長坐著想了一會兒,笑了。

鄭局長成竹在胸地笑了。

然後,郭蘇家可就差點哭了。

以上就是吳國棟說給萬家養的信息。

萬家養估計,郭蘇家肯定正在想辦法,到處找人捐錢呢。備不住吳國棟已經告訴郭蘇家自己就是一個大金主呢。

萬家養現在需要麵對的問題是,不是捐不捐的問題,而是捐多少?

首先,通過分析吳國棟給他的信息,萬家養確定了自己應該幫郭蘇家。

雖然萬家養已經搭上了吳勤生為首的山海省的大佬,以及葉振華等這些個二代的圈子。

的而且這個圈子看起來戰鬥力很強,但有一點,地位的懸殊太大了。出身貧寒的萬家養,總是覺得自己不屬於那個圈子,至少現在,他還沒在裏麵真正找到歸屬感。

而郭蘇家則不同。

首先是兩人的地位沒有那麼懸殊。郭蘇家雖然是副局長,可也就是正科級而已。如果合作的話,雖然也屬於廣義上的“官商合作”,但起碼兩人會合作得很愉快。

換個思維想,圈子是圈子,夥伴是夥伴,不能因為進了一個圈子,就放棄另一個圈子的建設。

對萬家養來說,高層的圈子是踏板,底層的人組成的屬於自己的圈子,那才是真正基石。

還有一點,郭蘇家這個年紀的分局副局長,隻要有機會,有運氣,再加上萬家養財力的幫助,十年之後很可能成為山海省警界的一個山頭。

既然決定幫郭蘇家,萬家養就沒什麼好糾結的了,他決定給郭蘇家送上一個超大的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