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書房,幾乎占據整整一麵牆的四個高大書櫃,棕紅色原木在陽光下泛著光澤;書櫃的對麵和側麵靠近門處,放置著一長一短兩個白色沙發;牆上掛著兩幅字,橫幅的是草書的嶽陽樓記,而另一幅豎條幅上“守拙”兩個大字,蒼勁綿長。
窗台上擺放了幾盆綠色植物和盆景,寬大的書桌就在窗旁,上麵除了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台台式電腦、台燈等有限的設備外,密密麻麻排列著的也全是書,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書櫃裏,書桌上,沙上也散放著幾疊線裝的舊書。馬國明曾戲將這種略微淩亂的書房狀態稱之為“原生態”。
萬家養坐在書桌前的的沙上,看著房間中四處密集的書,不禁感慨,回想起大學時有一年的中秋節,一幫酷愛數學的學生圍坐在馬國明老師的書房裏,清茶、點心、圓月與書籍,就像一家人一樣聚在一起,就像又回到了古代的書院。
正是在馬國明的書房種多次的探討學術問題,才讓萬家養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書房中的學問”。這樣堅持將“五四”精神薪火相傳的老師,才是清華大學傳承多年的人文精神之所係。
坐進書房之後,萬家養的心神忽然間就沉靜了下來,畢業這些年來的紛雜往事,悲喜苦甜,都逐漸淡去,隻有當年初次踏入這間書房中時那分聞道、受業、解惑的追尋與喜悅。
馬國明教授也感覺到了萬家養霎那間精神上的變化,欣喜的看著他點點頭,心下暗讚不愧是自己當年欣賞的學生,悟性很高,看來這些年他也有著不少經曆。
“小萬,講講你現在都看些什麼書啊?”馬國明微笑的沏茶。
聽了馬教授詢問的話,萬家養頓時比較汗顏,畢業這些年,倒也雜七雜八的讀了些書,但多是些政治金融一方麵的書,數學的那些書籍,看的就比較的少了。當下囁嚅著說道:“最近因為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在忙一些公司方麵的事情,在島城大學讀研究生的那些日子,倒是看了一些數學建模方麵的書。”
萬家養知道馬國明老師最討厭的就拿數學去搞什麼交易模型掙錢,在他的眼裏這是走歪路的表現,說了這些,饒是他最近臉皮極其的厚實,麵色也都有些紅了,不過他也不願對最尊敬的老師說謊。
馬國明看到萬家養的表情,爽朗的哈哈大笑:“好你個小萬啊,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我們研究數學不能老師呆在金字塔裏麵,也要學以致用嗎?”
萬家養啞然看著馬國明,心下感慨老師果然是“與時俱進”的大師級的學人啊!
馬國明卻接著和善的笑道:“小萬啊,如果有時間,還是要多讀書,中國人讀書,歸根結底是學習怎麼做人。正是先做人,再做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你這些年來走上社會,想必也有不少感悟,多讀書,能幫你梳理自己的思想,你是有悟性的人,相信一定會有所得。”